新華網 2010-06-16 17:31:54
6月15日拍攝的龍舟節開幕式上的鼓樂表演。當日,第六屆中國汨羅江國際龍舟節在湖南汨羅市汨羅江畔開幕。新華社發(李明攝)
6月15日,選手在龍舟比賽中。當日,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風景區舉行端午節龍舟比賽,10多支龍舟隊參加比賽。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16日上午,“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暨海峽兩岸屈原文化論壇”在三峽庫首第一縣湖北宜昌秭歸縣開幕。這是“中國端午節”去年成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后,中國舉辦的首個國家級端午文化節。
本次文化節由文化部、國臺辦、湖北省政府聯合主辦,體現了中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活動旨在紀念中華民族的傳統端午佳節,搭建海峽兩岸交流平臺,弘揚屈原精神和民族文化,增強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秭歸縣是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里,當地的端午習俗有2000多年歷史。去年9月,“中國端午節”由湖北省秭歸縣“屈原故里端午習俗”、湖北省黃石市“西塞神舟會”、湖南省汨羅市“汨羅江畔端午習俗”和江蘇省蘇州市“蘇州端午習俗”四方內容“打包”,聯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成功,成為中國第一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類項目。
按照秭歸縣的習俗,文化節開幕式舉行了隆重的屈原祭祀儀式。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文化部、國臺辦、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以及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等,在祭壇前敬獻花籃并三鞠躬。臺灣詩人余光中、大陸詩人流沙河以及海峽兩岸屈氏后裔代表和群眾代表也上香祭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