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反復震蕩行情 高拋低吸應對
2009-05-19 03:49:18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周一A股低開高走,滬綜指漲0.28%報2652.78點,深綜指漲0.73%報892.23點。停牌一年的長江電力復牌成為焦點,該股表現相當強勢,單天成交近80億元。
昨日早盤“石化雙雄”一度因上周五油價暴跌而下跌,這給指數帶來直接壓力。周末消息面并無明顯利好,這也是部分短線籌碼松動的原因。另外,周末許多經濟學家對我國經濟情況的反思可能也是下跌的一個原因,因單邊看好復蘇者較前期明顯少了許多。近期質疑全球經濟和我國經濟復蘇的聲音較前期多了一些,這對部分投資者的持股心態多少有影響。
在各種不同聲音中,有個聲音頗受人關注,這就是“特關心”中國股市的摩根大通。摩根大通在最近的研發報告中忽然改口,調降了中國股市評級至“中性”,同時調升了俄羅斯及印度股市評級。眾所周知的是,摩根大通近年來的觀點一向極度樂觀,且對政策及經濟的預測也很“準”,所以該行的報告對市場會有些影響力。
今日是“5·19”行情十周年,在最近10年中,我們的市場建設雖有長足發展,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投資者的盈利來源仍然是指望對手盤失誤而不是上市公司分紅。筆者認為,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那么股市就仍然不算“基本”合格。
雖然我們的市場現在也談業績,也談宏觀經濟,但表面成分居多,真正炒起來時卻管不了那么多,所以我們就看到題材股、垃圾股遠遠跑贏大盤這一現象。由于未來我們將推出創業板和股指期貨,所以既然是炒,既然是賺對手盤的錢,那么炒期指等也是一樣的。筆者認為,至少對一部分投資者來說,是沒必要去炒具體個股的,理由至少有三條:
其一,炒期指更省心力,無須知道許多具體個股極度復雜的業績及經營情況;其二,只吃一層虧,即只吃“系統性信息不對稱”的虧,而如果炒個股就會多吃一層虧,不僅吃“系統性信息不對稱”的虧,還吃“非系統性信息不對稱”方面的虧;其三,如果投資者不能指望分紅且還要為上市公司增發、配股做貢獻,那么股票就必然是“負和”游戲,而期指卻更接近“零和”游戲。
從種種跡象來看,未來一兩年多半會是我們市場建設的加速時段,投資者的思路改變也應該加速,比如一些投資者不能繼續采取以往那種 “套牢就長期投資”的被動手法,尤其針對垃圾股。
后市方面,當前行情實屬雞肋行情,漲跌均有氣無力。這種大盤沒啥可說的,不妨簡單應付,即逢新高就拋,連跌就買,然后小賺就走,手法可粗糙點,須記得“高位以讓利為主”。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