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每經熱評 | 馬斯克挑戰1萬億美元天價薪酬,他到底在“挑戰”什么?

          2025-11-03 20:55:06

          特斯拉11月6日股東大會將表決馬斯克“天價薪酬方案”,該方案以10年為期,設定12項目標,完成則獲12%股權,市值或達1萬億美元,但市值未達2萬億則無薪酬。目前部分股東反對。馬斯克或為更多控制權,其以“第一性原理”思維開拓未知領域,該方案投票關乎創新價值評估,揭示了創新時代需平衡制度理性與非凡價值創造空間。

          每經評論員 徐肖逍

          這或許是商業史上最雄心勃勃、也最富爭議的一份薪酬方案,但它同時也可能是一場關于制度理性與企業家瘋狂創想的深層博弈。

          特斯拉股東大會即將在11月6日舉行,將就馬斯克的“天價薪酬方案”進行表決。該方案以10年為期,設定了12項分階段運營目標。馬斯克每完成一項任務,即可獲得約占特斯拉市值1%的股票。若全部達標,他將獲得12%的股權,屆時他手中的特斯拉股票市值將達到1萬億美元。

          早在9月5日,特斯拉董事會已批準這項“為一位開拓性、雄心勃勃且獨一無二的CEO(首席執行官)設計的超級雄心勃勃的激勵方案”。當然,即便股東大會批準,馬斯克要拿到天價薪酬也將面臨艱難挑戰。

          具體來看,運營目標涵蓋四大核心領域,累計交付2000萬輛特斯拉汽車(自首次交付之日算起);人工智能機器人銷售量達100萬臺;自動駕駛出租車商業化運營車輛突破100萬輛;FSD(完全自動駕駛)訂閱用戶增至1000萬。此外,特斯拉調整后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需從2024年的170億美元躍升至4000億美元,增幅超20倍。而且,如果特斯拉市值未能在10年內達到2萬億美元,馬斯克將拿不到任何薪酬。當前,特斯拉市值約1.09萬億美元。

          特斯拉董事會將上述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運營目標描述為“登陸火星式里程碑”。目前,仍有一小部分機構及個人股東對此方案表示反對,原因或在于其金額過高,或認為該方案未能充分惠及股東利益。

          真正值得追問的是:馬斯克為什么會祭出這個“天價薪酬方案”?

          他是想要更多的財富嗎?作為連續四年蟬聯《福布斯》世界首富的人,馬斯克已經站在這個星球的財富巔峰,是首位身家突破4000億美元的富豪。金錢對他還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嗎?

          也許他想要更多的控制權?資料顯示,馬斯克目前持有特斯拉約12.8%的股份。如果他能成功獲得上述股票,持股份額將接近25%,這也是馬斯克認為的“安全底線”,能保證對特斯拉的影響力和控制權。如果是這樣,這就并非簡單的薪酬談判,而是馬斯克以其靈魂人物身份,與股東會進行一場權力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8年,特斯拉曾為馬斯克設定了類似薪酬計劃,馬斯克提前數年便完成了這一目標。然而,馬斯克本該獲得的500多億美元天價薪酬,最后遭到美國特拉華州的一名聯邦法官否決。

          這次的“天價薪酬方案”更上層樓,似乎已經很難用財富、權力來衡量。顯然,馬斯克在挑戰自己。董事會之所以愿意這么做,可能也是將馬斯克視為一位“超級雄心勃勃”的獨一無二的開拓者。

          眾所周知,馬斯克是這樣一位勇于挑戰不可能的企業家。他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冒險天性。在他的商業實踐中,無論是布局商業航天還是制造電動汽車,都是極少人開發的“空白地”,也意味著極高的試錯成本與失敗風險,其中有敢于押注長期愿景的商業魄力。

          最富于挑戰的是,他提出“去火星,并永久定居”,這是很多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場景。馬斯克將巨額投資指向這個終極目標,讓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負責航天運輸,以SolarCity獲取能源,再用特斯拉解決交通,共同拼合成人類移居火星的完整版圖。

          正如經濟學家熊彼特提出的“創造性破壞”理論所說,企業家通過整合生產要素(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新供應源和新組織形式)打破經濟均衡,引發新舊產業更替的動態循環。馬斯克就是“顛覆式創新”的一個極端例證。

          難能可貴的是,馬斯克擁有強大的執行力,善于開拓新路徑,將狂想變為現實。這份執行力源于他的“第一性原理”思維方式:善于回歸事物本質進行思考,摒棄“歷來如此”的路徑依賴。

          比如,SpaceX用可回收火箭顛覆了航天發射市場。在SpaceX出現之前,因為價格高昂,航天航空探索主要由國家主導,很少有商業公司敢涉足。通過成功回收和再利用推進器,馬斯克大大降低了成本,使太空探索變得更加經濟可行。

          馬斯克的企業家精神本質上是將“不可能”轉化為“可能”的系統性能力。通過“第一性原理”思維打破路徑依賴,以承擔巨大風險的勇氣開拓未知領域,在追求商業價值的同時構建更宏大的技術愿景,這些特質共同構成了其獨特的創新范式。

          但是在既有的制度與天才的創想之間,必然存在沖突。當傳統治理結構試圖以標準化規則約束突破性創新時,可能忽視非凡價值創造的獨特路徑。

          萬億美元薪酬方案的投票,不僅關乎個人財富分配,更是對創新價值評估體系的一次壓力測試,即如何在標準化治理與突破性創新之間尋找動態平衡。無論特斯拉股東大會的投票結果如何,這場博弈本身已經揭示: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既需要保護制度理性,又要為非凡價值創造保留必要空間。

          對于特斯拉來說,即便馬斯克沒有實現他雄心勃勃的目標,企業似乎也不用損失什么;而對于馬斯克來說,他需要用這個天價薪酬方案激勵自己。如果狂想變成現實,他就又可以證明自己突破極限,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原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熟女一区精品视频 | 先锋成在线人资源视频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 中文字幕一区2区3区乱码在线 | 日本国产欧美大码a蜜糖视频 | 亚洲视屏一二三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