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20:56:33
10月29日倫敦LME銅報價創新高,下游工廠老板老楊面臨成本上升、售價難漲、利潤被擠壓的困境,且不敢大規模囤貨。為緩解成本壓力,老楊和部分同行開始尋找銅的替代材料,一些上市公司也采取策略性采購、批量采購、套期保值等措施。
每經記者|王佳飛 每經編輯|廖丹
“既怕銅價上漲,也怕銅價下跌。”這是下游工廠老板老楊(化名)的矛盾心境。
10月29日,倫敦LME銅報價也來到1.12萬美元/噸,創歷史新高,盡管10月30日報價小幅回落,但仍在歷史高位。
看到消息,老楊(化名)順手發了個朋友圈,表達了無奈。銅線是老楊工廠的主要原材料,銅價高位運行增加了產品的成本,但售價一時卻難以提升,利潤由此受到擠壓,而面對處在高位的銅價,老楊也不敢大規模囤積原材料。
為了緩解成本的壓力,老楊開始尋找銅的替代材料——這也是一些同行的做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博威合金(SH601137,股價21.87元,市值180億元)正在研發相關技術,意在緩解銅資源的緊缺現狀。
此外,一些公司也和老楊一樣,踩起了進貨的彈性節奏。沃爾核材(SZ002130,股價27.69元,市值349億元)表示,將采取策略性采購、批量采購等成本控制措施。諾德股份(SH600110,股價7.08元,市值123億元)則表示,將按銷采購原材料,并使用套期保值策略對沖風險。
10月31日,諾德股份工作人員告訴每經記者,為了對抗銅價波動,公司內部有做套期保值的團隊,會基于對銅價的預判進行操作。
10月29日倫敦LME銅價床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Wind
老楊的工廠生產銅線燈,如果產品成本是1元的話,銅相關成本就占8~9毛。“銅線燈的主要成本就在銅線上,銅價一直漲,我們產品需要在銅線外鍍銀,銀也在漲價,加上人工等成本,目前利潤被擠壓得很薄。”
成本高企的同時,工廠還陷入了“進貨兩難”的困境。老楊表示:“既害怕銅價繼續漲,不進貨后續成本更高;又害怕跌,現在進了貨,萬一銅價跌了,就虧了。所以我們就小批量地進貨,用完再進貨,生意好就多進,生意不好就少進。”
老楊說,如今不僅是自家這種下游工廠,上游銅線商也不敢過多壓貨,導致供貨周期延長。他解釋:“以前銅價穩定的時候,上游銅線商當天給單當天就能發貨。現在不一樣了,上游經銷商手中也沒有多少存貨,畢竟以他們的體量,銅價的波動影響是很大的,目前下單之后也許就變成了一星期才發一次貨,跟以前比延遲了好幾天,他們也在觀望價格。”
面對銅價波動,一些上市公司也采取了相似措施。以電解銅箔為主要產品的諾德股份為例,其在2025年半年度報告中表示,將采取有彈性的按銷售訂單鎖定原材料的采購模式,按月度采購,供應商按周排期交貨,公司也會采用套期保值工具對沖原材料價格的波動。
沃爾核材在9月的一場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面對銅價波動,公司會采取策略性采購、批量采購等成本控制措施。
為了緩解成本壓力,老楊開始尋找銅的替代材料,銅線的進貨量會比之前少一些了。“我們有考慮過不用純銅,而是用合金線材。”老楊解釋,自己工廠合金線材和銅線材的產品售價幾乎一樣,但如今銅價上漲,“合金線材的成本就低于銅線,如果合金線材能價格穩定,利潤空間就比銅線產品的大了。”
一些上市公司也開始尋求銅替代方案。從事銅基特殊合金材料的博威合金在9月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銅鋁復合材料項目由泰科電子(TE)與公司聯合開發,解決了低壓載流鋁線束銅鋁兩種材料連接之后的電化學腐蝕,該技術的應用,一方面緩解全球銅資源緊缺的現狀,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產業鏈的綜合成本。這項技術預計在2026年實現市場化應用。但該技術究竟能夠實現多大程度上的“鋁代銅”,10月31日記者聯系了博威合金方面,但對方并未回復。
老楊的工廠以接外貿訂單為主,但外貿訂單的模式,讓工廠在銅價上漲時格外被動。
“外貿訂單的價格大部分是20天前就商議好的,現在的市場情況,很難預計20天后的走勢。”老楊說,“如果我們20天前跟代理簽了合同,價格定好了,現在銅價漲了,成本增加了,但合同價格改不了,只能自己承擔額外的成本。”
而且,外貿訂單還有嚴格的工期要求。“國外客戶要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送到,要是趕不上工期,訂單就黃了,所以就算成本漲了,也得硬著頭皮趕工。”
一方面是材料上漲的壓力難以準確傳導到銷售端,另外一方面行業的競爭讓工廠只能選擇以價換量。“現在市場上競爭也激烈,代理拿著訂單一直在比價,底下的工廠也會搶單。”老楊說,“為了拿下訂單,代理會拿著訂單和我說,‘老楊你能不能再壓一點價,咱這個單子就能接下來’,有時候甚至得讓各個環節每個供應商都降一點價,這個產品才能做下來。”
老楊說:“從我的角度來說,我肯定是希望銅價能降的,但是我覺得短期銅價不會降。”采訪中,老楊也提到,銅價瘋漲背后,有銅礦減產等因素。
不過,銅價上漲也給老楊帶來了一定好處。工廠生產過程中難免產生銅廢料,銅價上漲,銅廢料的回收價格也提升了,賣出后也能帶來一定利潤。
諾德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的銅箔產品定價采取“銅價+加工費”的模式,也即隨著銅價上漲,公司產品售價也會隨之上漲。
對于一些銅下游上市公司而言,金融工具是他們對抗原材料波動的重要手段。諾德股份工作人員提到,公司內部有做套期保值的團隊,會基于對銅價的預判進行操作。
10月31日,主營電線電纜的通達股份(SZ002560,股價8.49元,市值45億元)相關接線人員告訴記者,面對銅價波動,公司也會進行套期保值業務。
通達股份在10月24日公告稱,將開展期貨套期保值業務,最高保證金和權利金金額不超過人民幣4億元。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2488476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