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點公司 > 正文

          芯聯集成第三季度虧損近3億元,董事長趙奇:技術產品覆蓋過半AI服務器電源價值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7 22:56:58

          10月27日,芯聯集成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第三季度虧損近3億元,前三季度虧損減少,毛利率提升。董事長趙奇表示,公司將受益于新能源汽車、AI和機器人發展。隨著折舊高峰過去、產能效率提升及高附加值業務占比增加,2026年有望實現全年盈利。此外,公司資本開支轉向技術深耕,產品已覆蓋AI服務器電源價值50%以上。

          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魏官紅    

          10月27日,芯聯集成(688469.SH,股價6.77元,市值567.51億元)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第三季度虧損近3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芯聯集成虧損4.6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虧32.32%。對此,芯聯集成表示,主要系公司銷售擴大帶來的規模效應,以及持續進行的成本控制,公司產品盈利能力持續提高。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毛利率3.97%,較上年同期增加4.40個百分點。

          完成對芯聯越州股權整合

          10月27日晚間,芯聯集成董事長、CEO(首席執行官)趙奇在電話會中表示:“自2018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聚焦車規級芯片國產化使命。2025年9月,公司順利完成對子公司芯聯越州的股權整合。這標志著芯聯集成的資本實力和產業協同能力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芯聯集成方面認為,伴隨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滲透、新能源行業回暖、新興行業AI(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發展,功率器件、模擬IC(集成電路)等產品的整體需求不斷增長。同時,國內半導體產品市場需求也在持續增加。

          公司不斷深化與客戶在產品范圍和產品種類的合作,加速客戶導入,提升公司與客戶之間合作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增加公司與客戶合作的黏性。在此基礎上,公司將保持收入規模的擴大,經營狀況的提升,預計全年將實現營業收入80億元到8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3%到28%;預計全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將持續減虧。

          對于業界較為關注的凈利潤問題,趙奇表示:“隨著公司度過折舊高峰以及產線放量,有望在利潤上持續改善,為2026年實現全年盈利奠定較好的基礎。”

          趙奇進一步表示,第一,公司折舊高峰在2024年,已經過去,此外,隨著營業收入的增長,折舊占營收比重逐步下降;第二,產能效率不斷提升,公司產能利用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第三,高附加值業務占比逐步提升,帶動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趙奇表示,上市公司資本開支已從規模擴張向技術深耕轉變。具體來看,芯聯集成2023年資本開支超百億元,2024年開始,上市公司資本開支更加穩健。2025年前三季度,芯聯集成資本開支優化至25.48億元。

          將受益于AI及機器人發展

          當下,最火的領域當屬AI行業及機器人。隨著AI服務器市場爆發,陽光電源、德業股份、橫店東磁等光儲廠商紛紛拓展AI服務器電源業務。

          作為上游晶圓代工廠商,芯聯集成表示,公司全力開拓800V高壓直流(HVDC)市場,以進一步提升數據中心端到端供電系統效率。

          趙奇也表示:“在AI服務器領域,公司布局了碳化硅、氮化鎵,其中8英寸碳化硅MOS器件已經送樣歐美AI公司,這標志著公司在服務器電源等新賽道取得實質性進展。”

          據了解,目前,芯聯集成可以提供從一級電源、二級電源到三級電源的一站式芯片系統代工解決方案,涵蓋功率器件、驅動IC、磁器件、MCU、電流傳感器等。

          趙奇強調,公司技術產品已覆蓋50%以上AI服務器電源價值,將充分受益于算力產業的爆發式增長。

          激光雷達方面,趙奇稱:“車載激光雷達已經進入千元時代,正在向15萬元以下車型加速滲透,伴隨著市場需求高速增長,公司激光雷達芯片供不應求。”

          值得一提的是,芯聯集成也有多個產品用于機器人。據悉,其用于機器人激光雷達的光源VCSEL(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壓力傳感器、慣性IMU(慣性測量單元)、硅麥克風以及掃描鏡等產品實現規模量產。公司自主研發的機器人靈巧手小型化驅動模塊,已獲得國內頭部企業定點,并預計2026年第一季度進入量產,可為追求輕量化、小型化客戶提供一站式芯片系統代工解決方案。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2297315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日本高清色欧另类 | 日本中文一二区精品在线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 | 日韩国产欧美一级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 | 天天躁日日夜夜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