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22:00:28
每經記者|李玉雯 每經編輯|廖丹
歷經數月回調后,A股銀行板塊近日再度成為市場焦點。本周以來,銀行股不斷“上攻”,連續四日收出陽線。
今日收盤,板塊內39只個股“飄紅”,另有3只收平。其中,中信銀行漲幅3.84%,農業銀行漲幅3.03%,重慶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江陰銀行、上海銀行等漲幅均超2%。
記者采訪了解到,近日銀行股拉升背后,受到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的影響,同時銀行中期分紅逐步開展,銀行股再現紅利價值吸引力,長期資金布局也有望帶來資金面支撐。
今年上半年,A股銀行憑借低估值和高股息優勢走出亮眼行情,板塊漲幅13%,在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居前。然而,自7月中旬以來,板塊持續回調,iFind數據顯示,申萬銀行指數三季度區間跌幅達10.2%。
東興證券日前出具的一份研報指出,回顧7月以來銀行板塊持續調整,主要是受“反內卷”、AI科技浪潮中市場風險偏好顯著上升、資金風格切換的影響,銀行板塊基本面穩健的底色未變。
值得一提的是,邁入四季度后,這一回調趨勢開始有所扭轉。本周以來,A股銀行板塊不斷“上攻”,連續四日收出陽線。今日收盤,銀行板塊上漲1.3%,板塊內39只個股“飄紅”,中信銀行、農業銀行領漲,漲幅均超3%,其中農業銀行盤中逼近歷史最高點。
資金面上,今日銀行業主力資金全天凈流入9.39億元。板塊內個股凈流入資金居首的是農業銀行,主力凈流入5.27億元。
業內認為,銀行股近期連續上漲的動因之一在于市場避險情緒升溫。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及,銀行股具備較強的避險屬性,是資金在市場波動中尋求穩健的重要方向。他表示,在當前市場仍面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投資者傾向于將資金配置至規模較大、穩定性高、具備“壓艙石”特質的大盤股,以規避風險并保持資產安全。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指出,關稅不確定性加劇全球資產價格波動,催生防御性配置需求,帶來銀行配置機遇。銀行板塊分紅穩定,且經過一段時期回調后股息率性價比回升,紅利價值有望吸引避險資金流入。
王蓬博也對記者表示,三、四季度,隨著銀行中期分紅進程陸續推進,股息吸引力持續凸顯,這也是銀行股受到追捧的因素之一。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新“國九條”提出推動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以來,多家上市銀行積極響應,今年銀行中期分紅隊伍進一步擴容,部分機構已完成現金紅利派發,另有超20家機構也已將中期分紅提上日程。作為A股市場分紅的“主力軍”,國有大行延續“大手筆”分紅,六大行中期分紅比例普遍維持在30%左右,合計擬現金分紅約2047億元。
多家券商機構認為,銀行股息率已重新具備紅利價值吸引力。“目前上市銀行平均股息率4.4%,較7月低點提升約64bp;相較10Y國債收益率超額收益提高約45bp,當前股息水平對長期資金吸引力明顯提升。”前述東興證券研報提及。
從吸引長期資金的角度來看,政策鼓勵下,隨著險資入市提高權益投資占比態勢逐漸深化,銀行板塊憑借其高股息特點頗受險資青睞。
截至上半年末,險資重倉A股流通股總市值中,銀行為第一大行業,占比約37%。不僅如此,險資也在加快舉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險資舉牌31次,其中銀行股占比高達41.9%。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團隊認為,銀行股作為保險資金重倉的核心板塊,其表現與保險股投資價值存在顯著聯動效應。銀行股經歷前期回調后,估值有望修復。同時,銀行股的高股息特點與險資需求高度匹配,股息收益很大程度上可以滿足分紅險的收益需求。隨著政策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同時通過修改險企考核機制、監管等手段提高險資權益投資占比,險資對銀行股的配置比例可能進一步提升。
在談及銀行股未來走勢展望時,王蓬博對記者表示,短期來看,行業在政策支持和業績表現上均已出現積極信號,企穩態勢明顯。長期而言,其表現仍與宏觀經濟的發展緊密相關。若經濟持續向好,銀行業作為順周期行業和實體經濟“血管”,將率先受益,具備較大的增長彈性。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5437288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