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1 09:14:54
9月10日港股整體表現可圈可點,港股國企ETF(159519)/紅利港股ETF(159331)/港股科技ETF(513020)分別上漲1.95%/1.37%/0.64%。
考慮到7月份以來港股整體跑輸A股,這是否意味著港股的補漲要來了?我們認為,港股整體的景氣結構優于A股,但是當前性價比并沒有很高,A股帶動港股上漲的邏輯或不一定成立。
其一,今年年初港股明顯跑贏A股,因此7月份至今的行情更多為“A股追趕港股”而非“A股領先港股”。其二,港股存在著業績下修的預期。據中金公司統計,港股盈利增速相較2024年下滑且預期下修,這與A股的方向相反。具體地,上半年港股凈利潤同比為+4.2%,但相比24年的9.2%有所下滑;A股年報凈利潤同比+2.8%,但是是由24年的-3.0%扭負為正。因此,這一剪刀差造成了港股的階段性弱勢。
從估值的角度看,目前AH股溢價仍然處于低位,觸及了125%后有小幅的回升。這是由于個人與公募通過港股通投資需要支付紅利稅約20%,因此AH溢價降至125%時,港股分紅資產相較于A股就不再具備性價比。浙商證券表示,從AH溢價低位震蕩來看,目前港股的吸引力并沒有很強。
從流動性的角度來看,市場或預期美聯儲降息對港股產生拉動。但根據中金公司統計,美聯儲降息不構成港股上漲的必要條件,2019年美聯儲降息周期港股震蕩,2024年降息周期港股回調,基本面因素仍占主導。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港股存在結構性的景氣度機會,包括科技硬件、制藥等領域,但“A股拉動”下的流動性行情不一定成立。建議投資者可關注港股科技ETF(513020)、創新藥ETF(517110)等品種,把握結構性機會。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于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