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0 22:25:16
8月20日,訊飛醫療科技發布上市后首份中期業績報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9億元,同比增長30.26%,凈利潤虧損收窄超40%。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于基層、區域、醫院解決方案及患者管理服務,其中基層和患者管理服務貢獻超50%業績。在“醫療+AI”融合趨勢下,公司研發投入1.34億元,占營收45%。
每經記者|張寶蓮 每經編輯|陳俊杰
8月20日,訊飛醫療科技(HK02506,股價107.900港元,市值130.43億港元)發布了上市后首份中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增長,其中營業收入2.99億元,同比增長30.26%,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0.74億元,虧損相比于去年同期收窄,幅度超過40%。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毛利1.54億元,同比增加26.96%,毛利率51.5%,與去年同期的52.9%相比略有下降。
訊飛醫療科技是科大訊飛拓展智能醫療板塊的主體,2024年12月30日成功在港股上市。
財報顯示,訊飛醫療科技收入來源于基層解決方案、區域解決方案、醫院解決方案和患者管理服務四類。基層解決方案、區域解決方案主要覆蓋G端客戶,醫院解決方案覆蓋B端醫院客戶,患者管理服務則面向C端消費者。
基層解決方案和患者管理服務兩項業務為主要業務,共計貢獻超過50%的業績收入,兩項業務毛利率均超過50%。
具體看,今年上半年,公司提供基層解決方案錄得收入8381.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2.3%,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總收入的28.1%。
區域解決方案業務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提供區域解決方案錄得收入5762.5萬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178.1%,主要系AI(人工智能)傳染病防控解決方案在多省應用,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總收入的19.3%。
提供患者管理服務錄得收入1.04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10.1%,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總收入的34.9%。
提供醫院解決方案錄得收入5286.20萬元,較2024年同期減少10.0%,公司稱主要系上半年大模型持續更新,相關的醫院解決方案應用略微放緩,占2025上半年總收入的17.7%。目前,醫院解決方案已在全國500余家等級醫院落地。
醫療與AI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發展大趨勢,在“數字中國”與“健康中國”戰略引領下,國家密集出臺政策推動AI醫療融合。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醫療衛生強基工程”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同步發布《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功能指引》,推進AI應用。
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運用遠程醫療、AI輔診等創新技術,構建覆蓋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體系。浙江、湖北等省份快速響應配套“AI+醫療”地方政策,技術落地全面提速。
目前,國內已經有數十家醫療上市公司試圖通過AI深度融入業務,在“GBC“三端鋪開激烈競爭。如何從競爭激烈的賽道中脫穎而出?一方面模型幻覺、數據和算法問題需要持續攻克,另一方面,大模型需要經得起市場考驗,需要產生實際價值,以產生收入反哺巨大的研發投入。
據訊飛醫療科技披露,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1.34億元,占營收比例達到45%。
據悉,公司核心競爭產品星火醫療大模型是行業唯一基于全國產算力訓練的大模型,今年6月,中文醫療大模型權威評測平臺MedBench公布最新榜單,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排名榜首,在復雜醫學推理、醫學語言理解、醫療安全和倫理等多項核心能力位居第一。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V2.5國際版在心血管內科、兒科、呼吸內科等專科的核心臨床診療場景中,綜合診療能力達到三甲醫院主治醫師水平,尤其在完整性、實用性、可讀性等關鍵維度上顯著優于人類醫生。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