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13 20:11:46
每經記者|石雨昕 每經編輯|廖 丹
8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有關情況。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介紹,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直接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是中央財政首次對個人消費貸款進行貼息。制定個人消費貸款和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兩項貼息政策,目的是要通過進一步強化財政和金融協同,撬動更多信貸資金精準投向消費領域,降低居民和經營主體的信貸成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時,通過提振消費暢通經濟循環。
需要什么條件?
8月12日,財政部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發布《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通過財政和金融聯動,支持促消費、擴內需。
視覺中國圖
廖岷介紹,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貼息對象為居民使用的相關貸款經辦機構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于消費的部分,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日常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消費,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大體為當前商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利率水平的1/3,政策實施期為1年。
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貼息對象是向消費領域服務業經營主體發放的銀行貸款,聚焦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文化娛樂、旅游、體育等8類主要消費服務領域。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可以貼息1年,上述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單戶享受貼息的貸款規模最高是100萬元,單戶享受貼息最高1萬元。
不少消費者和中小服務業商戶對這兩項貸款貼息的申請條件比較關心,在具體執行時,需要符合什么條件才能申請?
財政部金融司司長于紅表示,居民享受個人消費貸款貼息的條件,核心是要有真實的消費行為。從今年9月開始的一年時間里,無論是日常生活性的小額消費,還是買車、裝修、購置家具家電或手機電腦等較大額度的商品消費,或者是旅游、養老、生育、教培、醫療等服務消費,只要是在相關機構獲得了消費貸款,其中實實在在花出去用于消費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貼息支持,每人單筆消費最高享受的貸款貼息是500元,多筆消費可以疊加享受。
具體來看,對于單筆5萬元以下的消費,按照實際金額計算貼息,多筆疊加以后,在同一家貸款機構最高可以享受貼息1000元;對于單筆5萬元以上的消費,以5萬元為上限來計算貼息,也可以多筆疊加,加上小額消費的貼息以后,在同一家貸款機構最高可享受貼息是3000元。
至于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的條件,核心是要將貸款資金用于經營活動。于紅介紹,《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是今年3月16日公開發布的,對于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文化娛樂、旅游、體育這8類消費領域服務業經營主體而言,從今年3月16日到年底的時間里,只要與銀行簽訂了貸款合同,而且已經收到貸款資金的經營主體,都可以享受最長1年的貼息,貸款期限不足一年的,按照實際期限來進行貼息。
激發消費潛力
這兩項貼息政策有利于激發消費潛力,提升市場活力,但同時,社會非常關心享受政策是否會比較復雜,獲得貼息的具體辦理流程是怎樣的?
個人消費貸款貼息的具體操作方面,于紅介紹,借款人在申請個人消費貸款簽訂相關貸款合同的同時,只需要增加一個操作,就是要授予貸款經辦機構相關權限,允許其識別貸款發放賬戶或者指定賬戶的交易信息。對于已經簽訂的貸款,貸款經辦機構可通過簽訂補充協議等方式來取得借款人的相關授權。貸款經辦機構將根據實際消費的情況,按照政策規定的貼息比例、貼息上限等要求來計算財政貼息金額,在定期收取貸款利息的時候,直接扣減由財政承擔的貼息資金,借款人可通過短信、手機App等方式知曉享受財政貼息的具體情況,不需要其他額外操作。
于紅舉例,如果一名消費者使用個人消費貸款,在政策執行期內花了20萬元用于裝修、購置家具家電等消費品,假設該筆消費貸款年利率為3%,在沒有貼息的情況下,他全年需要支付貸款利息6000元,享受個人消費貸款一個百分點的貼息以后,最高可減少利息支出2000元,這樣就可以獲得1/3的利息補貼。
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的具體操作方面,于紅介紹,借款主體同樣不需要進行貼息的申請,只需要按照正常的信貸流程在銀行辦理貸款就行。經辦銀行收到財政貼息資金以后,對經營主體已經支付的利息,一次性向經營主體返還對應的貼息資金;對于經營主體未來需支付的利息,貸款經辦銀行在后續按期收取時,直接扣除對應的貼息資金。
于紅舉例,假設一家餐館在今年10月1日獲得1年期的貸款90萬元,用于引進設備、擴大場地等經營活動,可以享受的貼息一共是9000元,具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假設經辦銀行明年2月收到財政部門撥付的貼息資金,以此作為時點來劃分,經辦銀行需向該餐館一次性返還3000元的貼息,將今年10月到明年1月的貼息結清;另外,明年2月到9月,每個月都會直接扣除當月貼息,經營主體每月可以少交750元的利息。
于紅介紹,這兩項貼息政策設計都遵循了簡便易行的原則,貼息資金的申請、審核等工作,均由貸款經辦機構和地方政府的相關部門來完成,力求最大限度地減輕借款人的操作負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