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12 21:06:20
每經編輯|金冥羽
8月11日晚間,華南城(01668.HK)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該公司于8月11日被高等法院下令清盤。
此次清盤由花旗國際在2025年1月27日提出,事關一筆于2024年4月到期的美元債,欠款共約3.06億美元(約合23.9億港元)。
此后數月的債務重組談判,未能扭轉局面。在今年5月19日的法庭聆訊上,清盤聆訊被押后至8月11日,但華南城最終未能與債權人達成協議,從而被勒令清盤。
2002年在香港注冊成立的華南城,是一家綜合物流及商品交易中心開發商及運營商,其首個項目正是于2004年投入運營的深圳華南城,曾是最大的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區。以此為根基,華南城“南拓北進”,并于2009年登陸資本市場,業務遍及深圳、南寧、西安、鄭州、重慶等城市。
而從最新的財務數據來看,華南城的現金流已幾近枯竭。
公司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華南城錄得了上市以來的首次大額虧損。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虧損89.86億港元,期內有157.42億港元的借款已違約,但是華南城截至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約4114萬港元,完全無法覆蓋其債務。
另外,截至2024年年底,華南城總資產為875.51億港元,總負債約609.44億港元,有息債務為302.2億港元,其中即期部分為182.41億港元,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28.48億港元。
2024年,華南城融資成本高達15.23億港元,對利潤形成巨大侵蝕。
安永審計師對這份財報“無法表示意見”,認為其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疑問。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華南城爆發債務兌付危機,曾引入深圳國資背景的深圳特區建發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
2022年5月,特區建發以19.095億港元認購華南城33.5億股新股,獲得29.28%股權,成為單一最大股東。
此后,特區建發為華南城多次輸血。2022年7月,特區建發與票據受托人花旗國際簽訂“維好協議”,幫助華南城爭取到多數投資人同意,通過了五筆美元債展期的方案。2022年12月,特區建發還以50億元的價格,收購西安華南城69.35%股權。
截至發稿,華南城股價報0.107港元/股,市值約為12.2億港元。
特區建發當年配發投入的19.095億港元,如今已大幅高于華南城當前的總市值。
編輯|||金冥羽 蓋源源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紅星資本局、財聯社、第一財經、公開資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