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一線城市溢價率創年內新高 7月土拍市場“縮量提質”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07 23:07:37

          每經記者|劉頌輝    每經編輯|魏文藝    

          上海誕生新的全國單價“地王”項目,深圳土地單價時隔10年再破紀錄……7月,多個熱點城市的土拍消息頻登熱搜榜,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各機構統計數據了解到,7月,土地市場總體供應面積同比下降,但多地土拍刷新當地樓面價紀錄。尤其是一些“絕版地段”“多年斷供區域”高品質宅地入市出讓,引來眾多房企激烈爭奪。例如,上海、深圳、蘇州等地陸續拍出高溢價、高總價、高單價地塊,土地市場“縮量提質”特征顯著。

          8月1日,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從各城市群土地出讓金額來看,長三角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央企、國企和地方國資房企仍是拿地主力,民企僅在重點區域補充土儲。

          “土地市場爭奪激烈,一方面是由于房企希望抓住窗口期,在核心城市優質地塊補倉;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各地釋放的優質地塊和稀缺項目吸引了房企目光,稀缺性決定了競爭激烈性。”劉水進一步指出,接下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熱點城市的核心地塊,或將繼續保持高溢價成交,而三四線城市地塊則以底價成交為主,部分城市可能會通過優化供地結構、降低起拍價格等方式,吸引房企投資布局。

          滬、杭、深現高總價地塊

          克而瑞數據顯示,7月,全國土地市場成交規模迎來季節性環比回落,土地成交建筑面積、金額分別環比下降13%和18%;供應建筑面積為6181萬平方米,處于低位運行。

          7月,克而瑞重點監測城市土拍平均溢價率達9.9%,創2025年二季度以來月度新高,主要是因為7月下半月部分城市接連出讓了多宗優質宅地。其中,一線城市土拍溢價率大幅攀升,達到25.7%,創今年以來月度新高;三線城市土拍溢價率小幅上升至4.6%,較上月增加1.2個百分點;二線城市土拍溢價率下降1.1個百分點至6.2%。

          舉例來看,7月14日,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區核心桂灣片區一宗宅地出讓,共吸引12家房企角逐。經過158輪激烈競價,該地塊被招商蛇口以總價21.55億元、樓面價84180元/平方米、溢價率86.10%競得。這也是近10年,深圳宅地樓面價首次突破8萬元/平方米關口,成為深圳單價“地王”。

          7月23日,綠城中國以總價46.67億元、樓面價65242元/平方米、溢價率8.74%,競得位于蘇州市蘇園土掛(2025)04號地塊,刷新蘇州樓面價歷史紀錄,并且成為江蘇省單價“地王”。

          7月27日,備受市場關注的上海徐匯衡復風貌區地塊正式出讓,最終被民營企業上海祺祥旺宇置業公司以總價12.25億元、樓面價20.03萬元/平方米、溢價率22.38%競得,一舉刷新上海乃至全國涉宅用地樓面價紀錄。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7月,溢價率超過10%的地塊,出現在杭州、上海、成都、武漢、青島、南京、深圳和長春等城市。其中,長春經開區一宗地塊溢價率高達100%,上述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區地塊溢價率也超過8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從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來看,高總價地塊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和深圳。其中,上海有5宗地塊入圍,總成交金額高達244億元,其中虹口區北外灘地區hk315-11地塊以總成交價65億元位列月度榜首。杭州和深圳各有2宗地塊入圍,總成交金額分別為46億元和45億元。

          克而瑞研究中心市場研究總監馬千里表示,7月,武漢、濟南、西安均有宅地流標或撤牌,因銷售前景確定性不足或未達出讓預期,未能成功如期出讓。不過,7月整體土地流拍率為9%,處在近年低位。

          在馬千里看來,隨著各地進一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土地使用效率有望進一步挖掘潛力,預計各地將迎來更多優質宅地入市。

          下半年土拍熱度有望維持

          再來看房企拿地情況。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TOP100房企權益拿地總額5783億元,同比增長34.3%,相比6月小幅增長1個百分點。中海地產、綠城中國和保利發展分別以542億元、522億元和424億元的權益拿地金額排在行業前三。

          據劉水介紹,今年前7個月,重點城市拿地金額TOP10房企中,以央企、國企和地方國資為主力,這些企業繼續聚焦核心城市并加大力度補倉,民企僅在重點城市補充土儲。

          例如,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成都四個城市的拿地金額,均進入當地拿地金額榜前十;建發房產在杭州、北京、蘇州和成都四個城市的拿地金額,也進入當地拿地金額榜前十。

          民企方面,濱江集團聚焦杭州,在杭州位列拿地金額榜第一;興耀房產集團在杭州、大華集團在上海均增加土地儲備;嘉禾興地產進入成都拿地金額榜前十。

          在今年前7個月房企全口徑新增貨值TOP10榜上,綠城中國、中海地產和保利發展位列前三,金額分別為1116億元、935億元和907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政策層面,7月,多地發布了土地供給側管理優化新政。例如,7月10日,北京印發《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優先向軌道交通站點和就業密集地區供應住宅用地,完善“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這不僅能給當地房地產市場帶來更有活力的市場化宅地,還能進一步豐富宅地供應結構。

          7月21日,成都發布《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在四方面提升供應質量,包括完善“人房地錢”聯動機制、推動區域均衡發展、分板塊靈活制定商服自持比例、支持高品質住宅建設。

          對此,馬千里分析指出,下半年,土地市場有望維持適當的競拍熱度,在合理交易規模下,政策為穩市場提供更多動力,釋放更多穩定信號。集聚大量外來人口的核心城市,以及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中小城市,在合適的開發指標之下,城市更新類宅地在助力城市煥新發展的同時,也將為房地產市場帶來更多強確定性的投資標的,并持續提振從業者和需求側信心。

          劉水則提醒道,短期來看,房企當下更注重項目安全性與盈利確定性,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等熱點城市的核心地塊,憑借稀缺屬性,預計仍將頻現高溢價成交,成為房企爭奪焦點。不過,房企仍需避免獲取高價地,防止單價過高而為項目后續開發帶來挑戰。

          “產品力競爭升級,得房率提升、外立面材料升級成為趨勢,倒逼開發商提升設計能力,拿到地后如何打造‘好房子’,是房企未來的一個考驗。”劉水進一步指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城市 房企 土拍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男女在线视频流水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 中日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主女国产 | 日韩女同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天堂亚洲性爱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