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 23:38:00
杰瑞股份2025半年報顯示,營收與凈利潤雙增,海外收入同比大增38.38%。核心業務油氣裝備及技術服務表現突出,天然氣業務也快速增長。然而,新能源轉型中鋰電項目持續虧損,面臨市場競爭、原材料價格波動等挑戰。杰瑞需在保持傳統業務優勢的同時,解決新能源虧損問題,應對國際市場風險。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張益銘
8月6日晚間,杰瑞股份(SZ002353)發布2025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其營收與凈利潤實現雙增長,其中海外收入同比勁增38.38%,表現亮眼。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家以油氣裝備為主業的企業,在業務多點開花、國際化布局持續推進的同時,新能源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在這份看似喜人的成績單背后,隱憂也逐漸顯現。核心業務的穩健發展和國際化布局的推進為公司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同時,新能源業務中鋰電項目的虧損以及國際化布局面臨的不確定性,也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埋下了隱憂。
如何在保持傳統業務優勢的同時,推動新能源業務實現盈利,并有效應對國際市場的風險,也將是杰瑞股份接下來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從財務數據來看,核心業務呈現出多點開花的良好態勢,直接推動杰瑞股份上半年的業績增長態勢穩健。
在營收方面,杰瑞股份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9.01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49.57億元增長39.21%,業務規模顯著擴大。
分產品來看,高端裝備制造業務實現收入42.2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61.22%,同比增長22.42%;油氣工程及技術服務業務收入20.69億元,占比29.99%,同比大增88.14%,成為拉動營收增長的重要動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作為公司傳統優勢領域的油氣裝備及服務業務,在國內外市場需求回暖的帶動下,表現尤為突出。受益于全球能源市場格局調整,油氣勘探開發投資逐步增加,杰瑞股份的壓裂設備、鉆井設備等核心產品訂單量大幅增長,相關業務收入同比實現顯著提升。
相關數據顯示,在油氣工程及技術服務板塊,杰瑞股份的收入同比增長高達88.14%,毛利率提升6.62%。報告期內,公司成功斬獲國內外多個油服項目訂單,并成功突破北非油服市場,開辟了新的業務增長點。
與此同時,杰瑞股份還提到,公司天然氣相關業務(涵蓋設備與工程領域)持續開拓新市場,市場份額穩步攀升,展現出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報告期內,天然氣相關業務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12.69%,毛利率提升5.61%,新增訂單增長43.28%,經營業績顯著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國內市場穩固,這家油服企業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同樣亮眼。報告期內,杰瑞股份海外市場實現收入32.95億元,同比增長38.38%,海外市場新增訂單同比增長24.16%,嶄露強勁的增長勢頭,在實現收入訂單雙增長的同時兼顧優選高質量訂單,持續改善海外市場毛利率水平。
得益于核心業務的全面發力,杰瑞股份在報告期內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在利潤方面,杰瑞股份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2.41億元,同比增長14.04%;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2.31億元,同比增長33.90%。
扣除非經常性因素后,公司核心盈利能力也有提升,基本每股收益1.22元/股,同比增長14.02%,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5.71%,較上年同期提升0.19個百分點,股東回報能力有所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趨勢,杰瑞股份積極推進新能源業務轉型,且轉型速度不斷加快。
從財務數據來看,新能源及再生循環業務整體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該板塊上半年實現收入3.28億元,同比增長65.74%,成為公司業務增長的新亮點。
對于公司的行業地位,杰瑞股份提到,公司是一家領先的高端裝備提供商、油氣工程及技術服務提供商,是一家正在快速發展的新能源綠色循環體系解決方案提供商。
相關信息顯示,2021年杰瑞股份確定“油氣產業”和“新能源產業”雙主業戰略進入新能源領域,2023年公司開拓鋰電池資源化回收業務。
然而,新能源轉型之路并非坦途,仍面臨諸多挑戰。其中,鋰電項目的持續虧損是當前最突出的問題。
盡管公司在鋰電材料、鋰電裝備等領域進行了布局和投入,但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以及項目建設和運營成本較高等原因,鋰電項目尚未實現盈利,短期內仍將面臨一定的經營壓力。
2021年9月,杰瑞股份公告稱,經過詳盡考察,公司擬在甘肅省天水市投資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根據市場情況和公司經營發展情況,預計2025年之前投資約25億元,主要建設綜合管理大樓、研發中心、生產廠房,生產線設備等。實際投資金額以項目具體實施的投資金額為準,但不低于2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80%)。
不過,因行業影響,杰瑞股份主動控制投資進度。2025年半年報顯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當前的累計投資額為15.12億元,截至報告期末,累計實現的收益為-2.48億元。
在國際化布局方面,杰瑞股份的表現喜中有憂。喜的是,公司海外市場拓展成效顯著,海外收入同比勁增38.38%,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海外市場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持續增強,以及對新興市場的成功開拓。海外業務的快速增長,不僅拓寬了公司的市場空間,也降低了對國內單一市場的依賴。
但憂的是,國際市場環境復雜多變,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全球地緣政治沖突、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可能會對公司的海外業務拓展造成阻礙。此外,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市場需求、文化背景存在差異,也給公司的海外運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增加了公司的管理成本和經營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