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01 22:20:05
8月1日,慈星股份公告終止并購沈陽順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5%股份事項。公司表示,部分交易對方就部分商業條款未達成一致意見,為維護股東利益,決定終止重組。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慈星股份今年以來第二次終止并購資產,此前公司在2月終止了收購武漢敏聲新技術有限公司的控股權事項。
每經記者|趙李南 每經編輯|陳俊杰
8月1日,慈星股份(SZ300307,股價8.17元,市值64.89億元)公告稱,終止并購沈陽順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義科技)的75%股份。
慈星股份表示,經進行多輪協商和談判后,公司與本次交易的部分交易對方就部分商業條款未達成一致意見,為維護公司全體股東長期利益,公司經審慎性考慮,決定終止本次重組事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今年以來慈星股份第二次終止并購資產。
今年5月19日,慈星股份公告稱,其正在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事項,股票停牌。
慈星股份擬并購的標的即順義科技。
據慈星股份2024年年報,其主要從事針織機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據慈星股份此前公告,順義科技則是從事裝備健康管理系統、智能檢測設備、維修保障設備及仿真模擬設備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及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順義科技曾經啟動IPO(首次公開募股)輔導,順義科技的主要客戶包括國防科技領域相關單位及工廠、科研院所、院校及相關集團下屬單位等,客戶結構相對穩定。
彼時,對于收購順義科技,慈星股份表示,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針織機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營產品為電腦針織橫機,電腦針織橫機設備通常5年至8年需要進行更新換代,市場需求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規律。
“同時,上市公司作為我國電腦針織橫機領域的龍頭企業,已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因此,上市公司亟需實現新質生產力方向的轉型升級,積極構建企業的第二增長曲線,有效平抑公司業績的周期性波動,突破行業發展瓶頸。”慈星股份稱。
今年2月5日,慈星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此前披露的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武漢敏聲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敏聲)控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事項。
今年1月,慈星股份公告其擬收購武漢敏聲,股票停牌。
官網披露,2022年武漢敏聲與北京賽微電子聯合共建8英寸射頻濾波器生產線,聯合產線已于2023年7月實現量產,月產能達到2000片晶圓,是目前國內最大的BAW濾波器生產基地。同時,武漢敏聲啟動月產能1萬片晶圓的自有產線建設,項目總投資30億元,將于2026年實現量產,預計年產值為30億元以上。目前,公司已成功量產超過10余款BAW濾波器,通過70余家客戶產品驗證,并為30余家下游客戶供貨,出貨數量超過1億顆。
然而,短短一個月不到,慈星股份公告稱,自與部分交易對方確立交易意向以來,公司積極組織交易各方推進本次交易,但經多輪協商和談判后,交易各方對本次交易的最終交易條件未能達成一致。
“從維護上市公司全體股東利益的角度出發,經慎重考慮,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本次交易事項。”慈星股份當時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