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25 16:03:56
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從來不是靠資本運作的“小聰明”,而是依賴企業(yè)真實的價值創(chuàng)造——這一點,無論控制權掌握在誰手中,都不應改變。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7月24日晚間,時空科技(SH605178,停牌)發(fā)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實控人宮殿海正籌劃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已于7月24日開市起停牌,7月25日起繼續(xù)停牌,預計停牌不超過2個交易日。而在停牌前的7月23日,公司股價尾盤突然漲停,報27.64元,總市值達27.43億元。
從公告信息來看,時空科技的基本面實在難以支撐股價的突然上揚。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7500萬元至6100萬元,行業(yè)景氣度低迷、項目簽約周期延長、毛利下滑、回款不及預期等問題交織,經營困境一目了然。更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30日,宮殿海合計質押所持時空科技866.59萬股股份,占時空科技總股本的8.73%;持股4.8%的股東周蕾也計劃減持不超過總股本3%的股份,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利空信號。
在多重利空籠罩下,股價卻蹊蹺漲停,其中原因值得深思。實際上,公司股價7月15日以來便連續(xù)突破,截至23日,短短7個交易日累計上漲42.11%。
控制權變更本身并非壞事,但時空科技的現狀讓其充滿不確定性。控股股東質押股份的資金壓力、公司持續(xù)虧損的經營現狀、重要股東的減持計劃,都讓這場控制權變更的成效打上了一個問號。即便新的控制方入場,行業(yè)景氣度未改、項目回款難題等現實問題仍會橫亙在前,短期內扭轉經營頹勢難度頗高。
對于投資者而言,面對此類消息需保持清醒。股價短期波動終究要回歸基本面,與其追逐“控制權變更”的概念泡沫,不如聚焦公司業(yè)務能否實質性改善、回款壓力能否緩解、行業(yè)困境能否突破。而監(jiān)管層面更應強化對信息披露與股價異動的同步監(jiān)管,讓“陽光交易”成為常態(tài)。
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從來不是靠資本運作的“小聰明”,而是依賴企業(yè)真實的價值創(chuàng)造——這一點,無論控制權掌握在誰手中,都不應改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