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25-07-23 20:57:04
晚上7點半,吃了飯、洗了碗,68歲的李素芳和老伴兒一道出門遛彎。家門口新修的小游園,綠地多、環(huán)境好,走路兩三分鐘就能到。
李素芳家住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qū)獅子山街道金像寺社區(qū)。“以前,觀音橋那塊地閑置著,全是亂搭亂建,還有人種菜,立了圍擋在外邊。”提起觀音橋口袋公園的過去,李素芳直搖頭,“連散步都不想往那兒走”。
“改造前,我們入戶走訪、開壩壩會,聽取老百姓的想法。”金像寺社區(qū)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2024年,社區(qū)啟動打造口袋公園,讓一個個想法逐步變?yōu)楝F(xiàn)實:圍擋搖身一變,成為小徑;樹木郁郁蔥蔥,宛如綠傘;路側,還有座椅可供市民休憩;不遠處,擺著健騎機、揉推器、牽引器等健身器材。
指著觀音橋口袋公園內的休閑座椅,李素芳說,當時社區(qū)征集意見,她提出加裝座椅的想法,沒想到立馬被采納了,“休閑座椅的使用率特別高,有時大伙散步累了,或者買菜回來經過,都喜歡在公園里坐會兒、歇歇腳。”
觀音橋口袋公園的打造,不僅美化了景觀,還增設了健身設施,而相距不遠的靜平路小游園,則對地塊電力、通信設施進行遷改,打造成景觀、花境。
過去,小游園門口的路破損不堪,一下雨就積水,周邊居民苦不堪言。“我們協(xié)調住房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改造了路面,從水泥路變成瀝青路,還適當進行了拓寬。”錦江區(qū)公園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局更新策劃規(guī)劃師葉國風介紹。
小游園的前身是塊閑置用地,廢棄電線桿、通信設施堆成一團,很是雜亂。為了改善環(huán)境,消除安全隱患,錦江區(qū)公園城市局與相關部門溝通,將廢棄電桿拆除,通信設施下地處理。
從前期謀劃到施工完成,花費小半年時間。去年11月底,兩處口袋公園建成,相繼對外開放。“一下子,家門口多了兩個小游園,散步有了新去處。環(huán)境好了,心情也舒暢。”李素芳笑著說。
“口袋公園不僅是城市綠地系統(tǒng)的‘細胞’,也是市民群眾可進入、可參與、可使用的最方便的城市綠色空間。”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因地制宜、“見縫插綠”,已建成600余處口袋公園,打造一個個“小而精”的空間。
圍墻變成綠籬,空地化身口袋公園,街角之間,綠意盎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