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從“潛力股”到“生力軍”!“令人心動的鄉村offer”如何讓青年與鄉村“雙向奔赴”

          德陽市新聞傳媒中心 2025-07-15 21:19:15

          最近一段時間,德陽綿竹市用“令人心動的鄉村offer”吸引著大批年輕人紛至沓來,他們或是周邊的大學生,或是職業院校的“技術流”,他們在田間地頭玩出了新花樣:大學老師帶領村民種靈芝,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正在打造網紅咖啡館,她的員工是來修學分的學弟學妹……當各地正用“真金白銀”爭奪高端人才時,德陽綿竹市卻另辟蹊徑:把職業院校的“潛力股”變成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產業鏈嵌入教育鏈 從以教促產到以產興鄉

          在海拔1200米的廣濟鎮吉祥村,四川天一學院與村委會共建的高山林下種植基地正在改寫傳統種植模式。通過“院校老師+學生團隊”的模式,2024年,吉祥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了100萬元。廣濟鎮組織委員曾蕾說,這都得益于駐村職教人才劉曉鳳的指導和幫助。

          劉曉鳳是2023年被派駐到吉祥村,她的身份是四川天一學院中藥學專業的老師。駐村后,劉曉鳳帶領百余名學生每周定期來到吉祥村,通過土壤監測確定適宜種植的藥材品種,同時利用高山氣溫較低的這一特點,發展反季節食用菌種植。如今,反季節種植的食用菌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種植的中藥材也供不應求。很多當地村民看到收益后,也紛紛加入進來。當下,吉祥村正在院校的幫助下嘗試種植靈芝和天麻。

          在產業鏈中嵌入教育鏈,受益的不僅僅是吉祥村,對于劉曉鳳和她帶領的學生團隊來說,長期在生產一線的實踐,讓他們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在全國各類賽事中頻頻斬獲獎項。《桔鄉護肺寶—清肺駐氧,呼吸無界》獲2025年全國高校精英挑戰賽品牌策劃競賽全國總決賽中國地區選拔賽國家二等獎;《職教引航·富滿吉祥——“榆”你共富裕》獲2025年第二屆德陽市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項目還進入到2025年第五屆四川省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

          這種“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實踐,生動詮釋了教育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雙贏圖景。對吉祥村而言,高校智力資源轉化為產業動能,增加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村民形成了可持續的增收模式;而對院校師生而言,一線實踐不僅催生了全國性競賽獎項,更讓科技成果在田間地頭完成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價值躍升。而劉曉鳳的雙重身份恰好是這種協同的紐帶——既以專業知識賦能鄉村振興,又通過產業實踐反哺教學創新,實現了院校與鄉村的互相成就。

          閑置資源變創新舞臺 構建人才落地“緩沖帶”

          “村里的咖啡館,怎樣才能吸引到城里的顧客?”“咖啡館改造后,人手問題如何解決?”當記者走進綿竹市富新鎮文永村的鄉村咖啡館,四川天一學院的畢業生鄭文雅正和青創咖啡館的主理人、咖啡館資產所有人等熱烈地討論著。

          畢業于市場營銷專業的鄭文雅從大一開始便嘗試自主創業,也是文永村首批參與鄉村振興項目的運營人。鄭文雅說,她們將通過改造,將文永村的咖啡館打造成網紅打卡地,同時,咖啡館也將成為學院在校學生的實踐基地,通過現場實踐、參與創業等方式獲得學分,把課堂搬進田間地頭。

          針對鄉村振興過程中引進人才面臨的供需錯配、路徑梗阻、風險難控三大痛點,綿竹市委組織部一方面全覆蓋摸排了本地職業院校青年群體基數,動態建立起青年人才信息庫。另一方面,以需求為導向,梳理并對外發布青年人才入鄉助振興項目清單,涵蓋高山林下種植、戶外運動、白酒產業和文旅產業等。

          “相比于‘空降兵’,我們更需要的是‘種子選手’。”綿竹市組織部人才股股長王天翔介紹,為了支持青年人才下鄉,目前已協調有關部門開通了學校到文永村的專屬公交車,通過“青年創意+閑置資源”的深度融合,已初步形成“村集體和鄉賢出場地,院校出人才和技術,政府出扶持政策及提供保障”的協同機制,讓沉睡資產轉化為發展動能。青研學堂依托閑置空間建成后,已接待研學學子5批逾600人次,直接帶動村民增收近萬元;閑置咖啡屋改造升級后,將利用本地百畝桃園滯銷果近10噸研發銷售特色甜品,實現“變廢為寶”的價值轉化,讓鄉村閑置資源與青年創意形成共振。

          校地協同賦能鄉村振興 “雙向奔赴”的產教融合新范式

          在九龍鎮,青年人才下鄉已有生動實踐。早在2022年,九龍鎮就與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以下簡稱“中飛院”)空中乘務學院開啟合作,共建國家鄉村振興計劃教育實踐基地,為九龍鎮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合作中,中飛院空中乘務學院通過專業禮儀培訓助力九龍鎮鄉土人才培養,推動旅游服務從“標準化”邁向“品質化”。用鏡頭定格九龍山水之美,呈現九龍生態資源,助力天府旅游名縣創建。連續三年,中飛院空中乘務學院組建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以九龍鎮少年宮為基地,開設獨具特色的航空航天實踐課程,將航空航天知識融入鄉村課堂,惠及千余名兒童,為鄉村振興注入“智”“體”雙驅的持續動能。截至目前,學院已為九龍鎮培訓禮儀人員260余人次,協助完成3場重大節慶服務保障,并積極參與九龍鎮文旅項目策劃,推薦文旅資源,將高校人才資源轉化為鄉村經濟發展活力。2024年,九龍鎮旅游收入突破9600萬元。

          今年7月初,綿竹市鄉村人才振興校地合作揭牌暨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空中乘務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九龍鎮正式開營,“小客艙·大視界”科普基地與國際中文教育實習基地也在此正式揭牌,這意味著,中飛院與九龍鎮的校地合作將更進一步,雙方也將更深入地推進高校智力資源與鄉村實踐深度耦合。

          鄉村振興需要青年的汗水和智慧,青年需要鄉村大地的廣闊發展舞臺。青年與鄉村“雙向奔赴”,將繪出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綿竹不僅鼓勵青年入鄉,還要讓青年留得住、干得好、有奔頭,讓“青年力”成為鄉村振興的新標簽。

          青來萬物生。實現青年與鄉村的“雙向奔赴”,綿竹的探索還在繼續……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美妇喷潮在线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色综合伊人丁香五月婷婷综合缴情 | 中文字幕在线天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