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13:22:19
今年以來,被多數散戶瞧不上眼的銀行股,正在以另一種姿態呈現在世人眼前——“歷史新高”“機構舉牌”,已經成為銀行股最重要的關鍵詞。 盡管沒有動輒翻倍的驚人表現,但拉長時間看,無論是一年、兩年,還是三年,銀行股的累計漲幅,絕對是所有行業中“數一數二”的存在。作為當前市場中,總市值體量最大、市盈率水平最低的行業,銀行股的穩定表現無疑成為全市場最重要的壓艙石。
每經記者|曾子建 每經編輯|肖芮冬
資本市場風云變幻,銀行股正悄然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篇章。
今年以來,截至7月7日,Wind銀行業指數猶如一匹黑馬,累計漲幅已高達21.02%,在Wind二級行業指數的激烈角逐中,傲然位居榜首。能取得這一成績,絕非偶然,而是銀行股長期價值積累與市場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將時間維度拉長,從近一年業績來看,銀行業指數同樣表現出色,累計漲幅達到42.12%,在眾多行業指數中排名第八。而在近一年時間里,A股經歷了去年“924”行情帶來的市場格局巨變,金融科技、半導體、DeepSeek、人形機器人等熱點紛紛涌現。但即便如此,銀行股的整體表現依舊穩中有升、可圈可點。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銀行股在市場波動中的韌性,更凸顯了其作為穩定投資標的的價值。
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近兩年,銀行業指數的累計漲幅更為亮眼,高達71.97%,位居第一。
眾所周知,2022年~2024年,市場處于持續弱市中,不少行業表現平淡。而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業的整體表現和其他行業明顯拉開了差距。
除了銀行業近72%的整體漲幅外,業績排名第二的非銀金融,近兩年漲幅僅33.98%,家電同期漲幅約為28%。不難發現,時間越長,銀行股在長期投資中穿越牛熊,為投資者帶來更豐厚的回報,成為了市場中的佼佼者。
再看近三年的數據,同樣矚目——銀行業指數累計漲幅為66%,僅次于電信服務行業。
從長期表現來看,銀行股無疑已成功取代傳統消費、新能源、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熱門賽道,成為今年表現最為強勁的賽道。這一轉變,不僅反映了市場投資風格的悄然變化,更凸顯了銀行股在經濟結構調整和市場波動中的獨特優勢。銀行股長期強勢表現,也向投資者展示了什么叫“慢就是快”。
值得關注的是,銀行業不僅在漲幅上表現出色,在市值規模方面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銀行業近16萬億元的總市值,使其成為Wind二級行業指數35個行業中,總市值最大的行業。而其市盈率僅為7.446倍,卻是所有行業中最低的。這種低市盈率、高市值的特點,使得銀行股在投資市場中具有極高的性價比,成為了眾多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
不過,投資銀行股也并非毫無風險。盡管銀行股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但市場波動、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等因素,仍可能對其股價產生影響。因此,投資者在投資銀行股時,應充分了解其基本面和市場環境,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行合理的投資決策。每一次追高買入,都意味著短期被套的風險。如果您抱著追逐暴利、短線追漲殺跌的心態去投資銀行股,可能效果并不會太理想。
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銀行股有望繼續憑借其穩健的經營和良好的基本面,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回報。但投資者也需保持警惕,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靈活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唯有如此,才能在銀行股的投資中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收獲理想的投資收益。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7832234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