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生態環境部:全國已排查出入海排污口6.3萬余個 重點海灣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超93%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6-25 21:51:58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星    

          6月2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表示,2024年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取得較大進展。截至2024年底,發布和研制中的產品碳足跡核算國家標準達70余項,發布細分領域產品碳足跡核算團體標準100余項。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排查出入海排污口6.3萬余個,重點海灣的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達到93.1%。

          產品碳足跡管理“提速”

          記者注意到,《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進展報告(2025)》系統梳理了2024年以來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進展,并對未來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作出展望。這也是繼《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印發之后,生態環境部對外發布的首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進展報告。

          總體來看,2024年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取得較大進展,《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編制工作指引》和《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國家標準發布,為產品碳足跡標準體系建設提供指引和方向。

          截至2024年底,發布和研制中的產品碳足跡核算國家標準達70余項,發布細分領域產品碳足跡核算團體標準100余項。同時,還發布了反映國內實際的電力碳足跡因子,為各行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解決了燃眉之急。

          此外,《中國適應氣候變化進展報告(2024)》顯示,2024年是全球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年份。截至目前,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印發實施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39個試點城市積極探索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

          推進入海排污口管理

          《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求到2025年底前完成近岸海域范圍內所有入海排污口排查,基本完成重點海灣入海排污口整治。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張志鋒表示,加強入海排污口的治理監管,對于從源頭上減輕沿海地區污染物排海壓力、推進美麗海灣建設、保障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

          2022年初,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以來,相關部門加強統籌謀劃和系統部署,指導督促沿海各地持續推進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

          去年10月,生態環境部印發了《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入海排污口設置、備案、監測、執法檢查、信息管理和信息公開等各環節的監管要求,并配套編制印發了入海排污口設置論證導則、水質熒光指紋溯源方法、入海排污口監測方法等一系列的技術方法標準,指導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及相關責任主體規范化開展入海排污口的設置、溯源整治、監測監管工作。

          生態環境部專門組建了技術支持的專家組,按城市開展重點技術幫扶,指導督促地方推進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同時,組織流域海域局開展現場核查抽測,并將各地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情況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強化監督的專項任務,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地方做好整改,推動解決了沿海地區一批污水直排、混排、亂排的突出問題。

          此外,生態環境部部署建設了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入海排污口設置的在線備案。逐步建立全國入海排污口動態管理臺賬,推進入海排污口“一張圖”管理。根據地方通過信息平臺填報的情況,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排查出入海排污口6.3萬余個,重點海灣的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達到93.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6月2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表示,2024年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取得較大進展。截至2024年底,發布和研制中的產品碳足跡核算國家標準達70余項,發布細分領域產品碳足跡核算團體標準100余項。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排查出入海排污口6.3萬余個,重點海灣的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達到93.1%。 產品碳足跡管理“提速” 記者注意到,《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進展報告(2025)》系統梳理了2024年以來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進展,并對未來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作出展望。這也是繼《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印發之后,生態環境部對外發布的首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進展報告。 總體來看,2024年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取得較大進展,《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編制工作指引》和《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國家標準發布,為產品碳足跡標準體系建設提供指引和方向。 截至2024年底,發布和研制中的產品碳足跡核算國家標準達70余項,發布細分領域產品碳足跡核算團體標準100余項。同時,還發布了反映國內實際的電力碳足跡因子,為各行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解決了燃眉之急。 此外,《中國適應氣候變化進展報告(2024)》顯示,2024年是全球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年份。截至目前,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印發實施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39個試點城市積極探索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 推進入海排污口管理 《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求到2025年底前完成近岸海域范圍內所有入海排污口排查,基本完成重點海灣入海排污口整治。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張志鋒表示,加強入海排污口的治理監管,對于從源頭上減輕沿海地區污染物排海壓力、推進美麗海灣建設、保障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 2022年初,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以來,相關部門加強統籌謀劃和系統部署,指導督促沿海各地持續推進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 去年10月,生態環境部印發了《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入海排污口設置、備案、監測、執法檢查、信息管理和信息公開等各環節的監管要求,并配套編制印發了入海排污口設置論證導則、水質熒光指紋溯源方法、入海排污口監測方法等一系列的技術方法標準,指導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及相關責任主體規范化開展入海排污口的設置、溯源整治、監測監管工作。 生態環境部專門組建了技術支持的專家組,按城市開展重點技術幫扶,指導督促地方推進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同時,組織流域海域局開展現場核查抽測,并將各地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情況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強化監督的專項任務,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地方做好整改,推動解決了沿海地區一批污水直排、混排、亂排的突出問題。 此外,生態環境部部署建設了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入海排污口設置的在線備案。逐步建立全國入海排污口動態管理臺賬,推進入海排污口“一張圖”管理。根據地方通過信息平臺填報的情況,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排查出入海排污口6.3萬余個,重點海灣的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達到93.1%。
          管理 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色婷婷在线播放看片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AV | 香蕉大伊亚洲人在线观看 |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喷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