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讓應急救援不再是“獨舞”

          四川日報報業集團 2025-05-12 18:40:44

          今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這也是近年來,應急部門將宣傳主題落在個人上的又一體現。


          2024年,我國9413萬人次受到各種自然災害影響,856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4011.1億元?;馂碾m不完全屬于自然災害,但威力不容小覷,去年,火災導致全國2001人失去生命,2665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77.4億元。


          除此之外,野外探險身亡、水庫游泳溺亡、釣魚被洪水卷入……那些本該避免的事故,卻年年發生。


          所有的災害,傷痛必然都會落到人上。當我們呼吁每個公民都做安全員的時候,我們到底要做些什么?又該去哪里學?


          圖片

          應急救援演練中,救援人員調試方艙指揮車 圖據四川省應急管理廳
          圖片
          行李箱第一個包裹,放的是安全意識。夏季來臨,野外出游熱潮又起,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結果走到了未開發區域。2024年,河南李某組織戶外游,參與者張某在出游過程中,自行進入未開發區登山后墜亡,張某家屬狀告李某擔責,法院判決,張某自擔大部分責任;今年4月19日,云南昭通市魯甸縣一河段水位突然上漲,4人被困河道,最終,3名施救者與1名被困者不幸遇難,而此地,正是未開發的“網紅打卡地”。陌生風景固然有吸引力,但用生命換取,不值得。當我們搜索目的地時,請額外輸入“安全”一詞,莫讓旅途變不歸路。

          熟悉地也有大隱患,掉以輕心最后變“步步驚心”。2023年7月11日,14歲學生梁某某在自家經營的養豬場內魚塘邊釣魚,不慎失足落水溺亡。夏天的低洼山谷、水庫及野湖,不會因你熟悉環境而變得安全,遠離災害第一步,就是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時時將自身安危放在第一位。
          圖片
          多掌握一個災前信號,便少呼喊一次“救命”。回頭看,所有的災害早有端倪。近日,一名短劇演員拍戲途中遭遇極端天氣,一秒變天被冰雹砸傷。在強對流天氣來臨時,時刻關注天氣預警,不讓劇場變病房。2024年6月16日下午4時左右,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仁居鎮巡查隊員巡查至鄒坊村一小組時,聽見后山突然傳來異響,同時發現山頂出現明顯變形跡象,隨即通知7戶共25名村民緊急撤離,隨后,該地發生大面積滑坡,因撤離及時,無人員傷亡。

          災前信號槍,是關鍵的保命符。強降雨多發,地質災害頻發,未雨綢繆方能“喊得應、跑得快”。山體變形和聲響異常,或許是崩塌前兆;水位突增且水質渾濁,由遠及近傳來如火車轟鳴般的水聲,這是山洪即將暴發。地質災害來勢兇猛,破壞力大,提前預警、及時轉移,方為科學避險之道。

          不只個體,系統性、制度化的避險轉移更為關鍵。2024年汛期,四川水旱災害預報預警實施“30123”四步喊醒叫應機制,當預警信息發布后,30分鐘內相關單位將作出回應,村級每1小時、鄉鎮每2小時、縣級每3小時報告預警響應落實情況,直至群眾轉移完畢。今年,四川依舊將執行此機制,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汛期。
          圖片

          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專項演練現場,技術人員安裝專業監測設備 圖據川觀新聞

          城區居民雖不常見滑坡、山洪、泥石流,但樓道堆積的雜物、被堵塞的消防通道、損壞的消火栓,都是火災來臨時的“催命符”。與物業溝通排查、撥打火災隱患舉報電話,我們的“舉手之勞”,可及時回應災前信號。
          圖片

          喜聞樂見不說教,保命知識學起來。“5·12”是烙在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疤。十多年來,“伏地、遮擋、手抓牢”這樣的地震避險方法,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存本能。但這遠遠不夠。


          隨著極端天氣的增加,超歷史極值的災害也頻繁出現:被大風吹斷的樹、掀翻的船,被冰雹砸壞的莊稼、廠區,被洪水沖垮的民房,以及無心之舉引發的火災……


          哪里能夠快速知曉“防災、減災”的知識?四川,作為全國地質災害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在省內已經開放了不少科普預約渠道:四川消防公益培訓預約小程序,覆蓋全省21個市州的234個消防公益培訓點位;應急系統的各類防災減災公開課與開放的消防隊站也是干貨滿滿;各類安全宣傳“五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去年11月8日,成都消防救援支隊給IFS爬墻大熊貓換上限定皮膚,化身最萌“消防員”,助力全國消防日宣傳。如何突破目前的宣傳壁壘,提升科普效果,也是應急人正在思考的問題。


          圖片

          成都龍泉驛區同安街道組織居民開展消防演練 圖據川觀新聞


          從“個人應急”到“隱患排查”,災害應對工作,重點還是在事前預防上。當防災減災不再是政府和機構的“獨舞”,相信我們能避免更多的災難。


          永遠記住一點,災難面前,無人能獨善其身。


          圖片


          本期話題

          你平時從什么渠道學習防災減災知識?評論區聊一聊~

          撰文/劉葉

          編輯/梁慶 責編/謝夢 馬艷琳 審核/姜明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消防 四川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一日本道a高清免费播放 | 婷婷丁香五月欧美在线播放 | 亚洲美女天堂电影 |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