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8 23:13:43
◎2025年4月1日起,中證指數和深證信息兩大指數公司下調被動投資組合標的指數授權費。中證指數取消許可使用固定費,基點費率下調20%,調整基點費季度下限。
◎深證信息也下調年化基點費率,下調季度收取下限,并擴大不設季度收取下限的指數產品范圍。
◎公募人士表示,此次下調直接減少了基金公司在指數使用方面的費用支出,長期來看可節省相當可觀的費用,對公司和投資者都是利好。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彭水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獲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都收到了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證指數)和深圳證券信息公司(以下簡稱深證信息)這兩大指數公司下調被動投資組合標的指數授權費的通知。
從通知的具體內容來看,雖然不完全相同,但主要信息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下調年化基點費率;2、下調季度收取下限;3、擴大不設季度收取下限的指數產品范圍;4、取消許可使用固定費等。此外,方案都從4月1日起生效。
也有公司表示,之前和指數公司有過預溝通,但目前還沒收到正式通知函,“說后面會陸續通知”。
今年3月,多家基金公司發布公告稱,旗下全部指數基金的指數使用費均由基金管理人承擔。根據此前的指數使用費率測算,不少指數大廠每年需要多支出的指數使用費都在幾千萬元級別。此次兩大指數公司下調指數許可使用費,并且普遍“打八折”,在不少行業人士看來是明顯的利好消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獲悉,近期多家基金公司都收到了中證指數和深證信息這兩大指數公司下調被動投資組合標的指數授權費的通知。
從具體內容來看,中證指數的調整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取消許可使用固定費
自2025年4月1日起,所有新增授權的指數產品不再收取許可使用固定費;已獲取授權的指數產品許可使用固定費執行原協議收費方案至2025年3月31日。
2、調整許可使用基點費率
告知函發出之日前簽署的指數許可使用協議,所有指數產品自2025年4月1日起基點費率下調20%;告知函發出之日后簽署的指數許可使用協議,所有指數產品適用下調后的基點費率標準。
3、調整基點費季度下限
自2025年4月1日起,所有股票指數產品的基點費下限統一調整至2萬元/季度(已低于2萬元/季度的不作調整);同時,固定收益類指數、多資產指數及基金指數等所有非股票指數產品以及規模在1億元以下的股票指數產品,不設基點費季度下限,僅根據基點費計提的實際金額收取指數使用費。
深證信息的調降方案也從4月1日起正式生效,同步適用于所有已正常簽署指數授權協議的存續指數產品。該公司自2025年7月起,依照調降后的標準相應收取2025年度第二季度相關指數產品授權費用。具體調整方案包括:
1、下調年化基點費率
股票指數ETF、場外基金基點費率為0.024%、0.016%,債券指數ETF、場外基金基點費率均為0.008%。增強型產品基點費率為對應產品類型的八折。
2、下調季度收取下限
自調降方案生效之日起,季度收取下限超過2萬元(不含本數)者,統一調降至2萬元。
3、擴大不設季度收取下限的指數產品范圍
自調降方案生效之日起,其他類別指數(債券指數、同業存單指數、公募基金指數、多資產指數等)產品以及季度日均資產凈值小于1億元(不含本數)的股票指數產品,不設季度收取下限,僅根據基點費率計提的實際金額收取。
今年3月,多家基金公司發布公告稱,為降低投資者的理財成本,旗下部分指數基金的指數使用費調整為由基金管理人承擔。此次調整后,這些基金管理人旗下全部指數基金的指數使用費均由基金管理人承擔。
有業內人士曾測算,按指數使用費平均萬分之三的年費率計算,存量指數基金調整費用承擔主體后,每年可為投資者節省成本約9.6億元。這也被業內視為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持續推進的重要一步。
具體到基金公司要承擔的成本方面,彼時有公募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少指數大廠每年需要多支出的指數使用費都在幾千萬元級別。
也正因如此,此次兩大指數公司下調指數許可使用費,被不少行業人士視為利好公司的消息。
某頭部公募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現有和新增指數產品基點費率下調,直接減少了基金公司在指數使用方面的費用支出。以管理規模較大的指數基金為例,長期來看可節省相當可觀的費用,增加公司利潤空間。此外,股票指數產品基點費下限統一調整,部分非股票指數產品及小規模股票指數產品不設基點費季度下限,也使得基金公司在管理不同規模和類型指數產品時費用負擔更合理。
“下調指數使用費降低了基金公司開發和運營指數產品的成本,使基金公司有更多資源投入到產品創新和持續運營中,對公司和投資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情。”該人士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