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8 23:46:50
◎口子窖發布2024年報及一季報。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0.15億元,同比增長0.89%,歸母凈利潤16.55億元,同比減少3.83%。白酒庫存量同比增長27%,增速高于產銷。公司表示,面對行業壓力,已加強市場研判,優化經營策略。
◎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和利潤均實現小幅增長。此外,公司計劃在上海設立運營中心,加速省外市場布局。
每經記者 張寶蓮 每經編輯 彭水萍
4月28日盤后,口子窖發布2024年報及一季報。2024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15億元,同比增長0.89%,增速相比于上年有所放緩;利潤總額達到22.74億元,同比減少2.32%;實現歸母凈利潤16.55億元,同比減少3.83%。報告期內,白酒庫存量同比增長27%,增速高于當期白酒產量與銷量。
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1億元,同比增長2.42%;利潤總額達8.12億元,同比增長1.83%;實現歸母凈利潤6.1億元,同比增長3.59%。
公司表示,“2024年,面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行業內卷、消費疲軟、庫存高企、動銷不暢等問題交織,白酒行業發展面臨較大壓力。口子酒業加強市場研判,不斷優化經營策略,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展現了較好的發展韌性。”
口子窖是安徽省內白酒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公司地處皖北地區,毗鄰江蘇、山東、河南等白酒消費大省,除安徽市場之外,產品在周邊省份也具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
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0.15億元,同比上升0.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55億元,同比下降3.83%,經營性凈現金流14.59億元,同比增長60.24%。
從營收和凈利潤指標看,公司業績近年呈現波動放緩態勢。2021年到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0.29億元、51.35億元、59.62億元、60.15億元,增速同比上年分別為25.37%、2.12%、16.1%、0.89%。
凈利潤也有所波動。2021年到2024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27億元、15.50億元、17.21億元、16.55億元,增速同比上年分別為35.38%、-10.24%、11.04%、-3.83%。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29790
分產品來看,2024年,公司高檔白酒實現營業收入56.81億元,同比增長0.06%,占白酒收入的96.68%,毛利率為75.65%,同比減少0.22個百分點。
公司稱,報告期內公司繼續提升并保持穩定的優質基酒品質,滿足市場對高檔白酒的需求。產品運作方面,結合市場和渠道屬性,加強中高端產品推廣和投入力度,不斷提升品牌高度,壯大市場規模。
分地區來看,公司在安徽省外市場毛利率為67.93%,明顯低于省內市場75.52%的毛利率水平,顯示公司省外市場仍處于培育期。
因此,公司在省內外市場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省內精耕細作,加強縣區市場、鄉鎮市場下沉,穩步拓展大本營市場。省外聚焦重點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做深做實營銷基礎。
通過加強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的市場拓展,優化資源配置,深化市場基礎,推動省外市場的快速發展,省外市場實現營業收入9.2億元,占總收入的15.3%。同時,公司計劃在上海設立運營中心,加速省外市場的布局,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
2024年,口子窖線上渠道銷售表現強勁,電商收入1.76億元,同比增長83.22%,公司稱,目前在京東、天貓、抖音、蘇寧易購及即時零售等平臺運營官方旗艦店,未來,線上線下將深度融合,進一步完善電商渠道。
產銷和庫存方面,2024年,口子窖白酒設計產能8萬千升,實際生產量3.95千升,銷售量3.78千升,庫存量8145.5千升,分別出現5.2%、2.76%、27.36%的增長,庫存增速高于產銷增速。
口子產業園項目進展上,一期制曲、釀酒、包裝全部投產,二期制曲車間、釀酒車間陸續投產,2024年累計生產65°原酒3.9萬噸。濉溪釀酒遺址展示館建設加快推進,主體結構已經完成,內部展陳施工正在有序開展。
存貨方面,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存貨賬面期末余額攀升到58.54億元,相比于上年同期的50.67億元有所上漲。數據顯示,口子窖存貨規模過去幾年逐漸攀升,2020年,公司存貨期末余額28.79億元,到2024年末已經翻倍。
此外,公司合同負債5.6億元,相比于上年同期的3.97億元有所上漲,到今年一季度末,這一數字下降至2.7億元。分紅方面,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3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7.78億元(含稅)。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2979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