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4 14:58:19
文/山南
工業軟件是現代工業體系的核心競爭力,其國產化進程不僅關乎產業鏈安全,更是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近年來,國產工業軟件也在逐漸進步之中。近日,國產工業軟件企業威士頓披露2024年年報。其表示,在核心生產管理、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等關鍵業務領域,威士頓已成功協助客戶實現國產化替代,不僅有效解決了國外軟件擴展性不足、服務響應慢等痛點,還顯著降低了客戶的軟件采購與實施成本。經過多年實際運行驗證,國產化替代系統的各項性能指標均完全滿足客戶需求,展現出優異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可擴展性。
工業軟件是制造業企業管理流程與管理模式的重要載體,是實現精細化過程管控、推動全面業務數字化管理的核心基礎。如今,工業數字化轉型已從“選擇題”變為“必答題”,工業軟件自主化成為重中之重。其中,核心生產管理、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工業軟件尤為重要。
中國雖是制造業大國,但國內工業軟件市場仍由國外廠商主導大部分份額。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經營管理類軟件的國產化率已達70%,生產制造類軟件達60%,而研發設計板塊的國產化率僅為10%。
近年來,國家從工業安全戰略出發,持續引導工業軟件向國產化方向發展,大型制造企業核心工業軟件的國產化替代已成為必然趨勢。
而威士頓,正是國內工業軟件的代表企業之一。
威士頓在信息化深耕20余年,長期聚焦制造領域,形成了全面且成熟的新一代智能工廠整體方案,可滿足不同規模的制造企業的多樣化數字化轉型需求。威士頓的信息化產品涵蓋了生產執行、質量追溯、設備管理、倉儲物流、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安全管理、智能園區、數據治理和分析等多個應用場景。以全方位的數字化工具,幫助企業在多個方面降低“隱性成本”,實現精益管理,真正做到降本、提質、增效。
威士頓的MOM制造運營管理系統,幫助企業實現生產過程運行過程全面的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化運營;其PLM系統也在助力企業研發。以PLM為例,威士頓基于歷史研發數據的深度學習,結合BP神經網絡算法等模型,實現配方、原料、輔料以及工藝技術參數數字化設計,讓產品研發從經驗式研發,轉變為數字化、智能化的產品研發,促進企業提高設計和工藝管理能力,縮短產品研發周期,提升企業研發效率。
威士頓的MOM、PLM系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憑借在工業領域長期積累的專業知識,融合實際工業生產經驗,并借鑒早年應用國外工業軟件的實踐,對工業企業的業務流程、運行機理、數據模型和組織架構進行了系統性的總結與開發,最終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軟件產品。
簡而言之,威士頓把自己在工業制造生產經營、研發領域的經驗、知識封裝進工業軟件,從而提升企業生產運營能力和研發效率。
根據Gartner的數據顯示,至2025年,80%的工程和制造企業將會在其項目中集成AI技術。這一趨勢表明,AI大模型將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工具。
IDC預測,2024-2028年中國AI+工業軟件細分市場復合增速將達到41.4%,遠超同期核心工業軟件19.3%的年復合增長率,到2028年,AI+工業軟件的滲透率也將從2025年的9%提升至22%。
威士頓公司一直致力于幫助客戶實現智能制造,以“智能化即是實現對‘人力+人腦’的替代”為核心理念,通過信息化應用的智能感知、實時分析和智能化決策模型,來逐步輔助和替代各級管理人員的腦力及體力勞動。
目前,威士頓已將AI技術應用在MOM、PLM等工業軟件中。此外,威士頓還在積極研發AI智能體,以改變傳統信息化應用人機交互模式為目標,推動AI在企業端快速落地應用。
此外,威士頓視覺識別類AI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制造企業的生產環節,如產品質量檢測、零部件識別等。通過高精度的圖像識別算法,能夠快速、準確地檢測出產品的缺陷和瑕疵,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威士頓機器學習類AI應用將人工經驗沉淀并轉化為可量化、可復制的知識資產。這種將人工經驗與機器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能提高生產的穩定性和一致性,還能降低對人工經驗的依賴,破解傳承困境,為制造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威士頓也在積極支持國產AI芯片。其將AI模型訓練從英偉達(NVIDIA)芯片遷移到華為昇騰(Ascend)芯片,從通用GPU轉向專用NPU,重構了技術棧,并進行了算法調整。這一技術路線的切換,完成了從芯片到開發軟件平臺、基礎算法模型等全方位的調整。
面對工業軟件國產化的時代浪潮,威士頓以其深厚的行業積淀、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對智能制造的深刻理解,走出了一條“穩中求進”的突圍之路。從核心生產管理到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威士頓不僅實現了關鍵業務領域的國產化替代,更將“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價值”,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實現了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
在AI大模型時代,威士頓更是敏銳地捕捉到技術變革的脈搏,積極布局AI智能體,推動AI技術在工業軟件中的深度應用。威士頓正以AI賦能工業軟件,引領智能制造邁向新的高度。同時,其對國產AI芯片的支持,也體現了其推動產業鏈自主可控的堅定決心。
展望未來,威士頓將繼續深耕工業軟件領域,以創新驅動發展,以技術賦能產業,為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