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5 23:35:46
每經記者 鄢銀嬋 每經編輯 陳俊杰
2025年以來,赴港IPO(首次公開募股)持續升溫。近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荷花)便是其中之一。
公司官網
公開資料顯示,新荷花成立于2001年,是我國第一家中藥飲片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工廠,也是全國最大的中藥飲片企業之一。
回顧新荷花的上市之路,可以用“坎坷”來形容。此次赴港上市,已經是新荷花第四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新荷花謀劃上市的十幾年里,公司營收和凈利潤持續增長。不過,公司研發投入占比、研發人員占比和毛利率這幾項數據則不如15年前的水平,特別是毛利率,也不及同業公司同期水平。
此外,中藥飲片帶量采購擴容,對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新荷花多次因質量問題登上國家藥監局通報名單,最近一次是在6個月前。
凈利潤增速不及營收
2025年4月3日,新荷花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主板上市。廣發證券(香港)、農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公開資料顯示,新荷花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四川成都,提供約770種普通中藥飲片,許多產品為地道藥材,比如川貝母、麥冬等普通飲片;此外,毒性飲片產品也是新荷花經營項目之一,目前《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收錄28種毒性飲片品種,新荷花生產其中主要的10種,包括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白附片及黑順片等。
招股書顯示,新荷花銷售4900種規格的飲片產品。報告期內(2022~2024年),其普通飲片收入占比保持在83%以上,毒性飲片的銷售收入則在13.8%~16.8%。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在健康和保健意識等推動下,2023年我國中藥市場規模達到4516億元,預計于2030年達到5993億元。作為最廣泛使用的中藥形式,中藥飲片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2788億元,成為2023年增長最快的醫藥細分行業。
不過該行業集中度并不高,2023年,我國擁有生產許可證的中藥飲片公司總數已達到2334家,但前五大中藥飲片市場參與者的市場份額合計僅為2.7%,新荷花作為全國第二大中藥飲片生產商,市場份額僅為0.4%。
報告期內,新荷花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0億元、11.46億元、12.49億元,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0.77億元、1.04億元和0.8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4年的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降幅為14.2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比新荷花2010年發布的招股說明書中的財務數據發現,其2010年的營業收入為3.1億元,凈利潤為3806.18萬元,15年時間過去,公司的營收增長了302.9%,凈利潤則增長134.21%。
毛利率水平持續下滑
凈利潤增速不及營收,新荷花的毛利率水平也在持續下滑。
報告期內,新荷花的毛利率分別為21.1%、18.5%及17.1%。新荷花解釋稱,下降原因主要是公司向醫療貿易公司及藥店的銷售占比有所增加,但由于市場競爭,這類客戶的利潤率通常較低。
與此同時,公司毛利率受到若干主要品種原材料成本的影響,特別是麥冬、法半夏、姜半夏及川貝母粉這幾個品種的影響。
招股書顯示,新荷花的客戶主要為醫院及醫療機構、醫療貿易公司、藥店及制藥公司。其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有限的幾類產品,主要包括川貝母、麥冬、法半夏、炒酸棗仁和姜半夏,這五大產品的銷售額分別占報告期內年度總收入的32.7%、31.3%及26.5%,這也令其毛利率水平與這五大產品價格波動直接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荷花此前提交的2020版招股書中,其主營業務毛利率均保持在25%以上;而在2010版招股書中,其報告期內的毛利率水平也基本在20%以上(僅2008年為16.74%)。
記者注意到,新荷花的毛利率水平比不過幾年前,也拼不過同行。
主營業務同為中藥飲片的IPO公司濟人藥業(已終止)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其中藥飲片的毛利率分別為30.96%、20.80%、30.95%、40.26%;中藥飲片的收入分別為4.04億元、4.50億元、6.01億元、3.53億元。
此外,隨著近年來中藥創新藥日漸被重視,不少中藥企業均加大了研發投入,不過新荷花則走出了一條別樣路徑。
赴港上市的招股書顯示,新荷花2022年、2023年、2024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960萬元、1150萬元、1710萬元,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1.23%、0.92%和1.37%。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研發人員為22名,公司的員工總數為616人,研發人員的占比僅為3.57%。
翻閱公司此前發布的兩版招股書,2010年新荷花的研發投入在營收中占比為2.46%,2020年1~9月的研發投入在營收中占比為2.98%;截至2011年3月,公司研發技術人員為21名,占員工比例為10.14%;截至2020年9月,公司研發技術人員為41人,占員工比例為12.85%。
這就意味著,不論是研發投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還是研發人員在總員工數量中的占比,新荷花目前的水平均不及其15年前和5年前的水平。
對于其背后緣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2025年4月9日向新荷花行政辦公室表達了采訪訴求,對方表示暫不接受采訪。隨后,記者向公司郵箱發送了詳細采訪提綱,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貿易應收賬款有增加
這已經是新荷花第四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刺。
早在2010年,新荷花便全力沖刺創業板IPO,一路過關斬將,成功通過了證監會的審核,距離登陸資本市場僅有一步之遙。始料未及的是,在IPO過會整整10個月后的2012年8月,新荷花卻出現在“已過會首發企業終止審查名單”中。
沉寂數年,2020年9月,新荷花再度向創業板發起沖擊,但半年后深交所發布公告稱,由于新荷花與保薦人主動撤回申請,終止對其審核。
2023年10月,新荷花又有了新動作,在四川證監局完成了輔導備案登記,但這次還未等到提交招股書,公司于2024年4月自愿終止輔導備案。
幾度鎩羽而歸,新荷花為何又一次選擇沖刺上市?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尚未獲得公司方面的回應,但招股書顯示,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相比此前有惡化跡象。
2022~2024年,新荷花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分別約為2768.8萬元、7485.3萬元、- 46.7萬元。2017~2019年及2020年1~9月,新荷花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雖波動幅度較大,但均為正數。
公司貿易應收賬款也有增加,報告期內分別為4.07億元、5.08億元、5.66億元。新荷花表示,貿易應收賬款的增加使公司面臨更大的信用風險,若未能收回全部貿易應收款項,將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中藥飲片帶量采購是大趨勢。據新荷花披露,2023年5月,山東等15個省份結成省際聯盟,帶量采購符合國家藥品標準的中藥飲片21個品種;2024年,帶量采購計劃擴大至45種及幾乎覆蓋所有省份。
就在新荷花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的同一天,山東省醫保局發布《關于執行全國中藥飲片采購聯盟集中采購中選結果的通知》,明確自2025年4月21日起,全省參與聯采的公立、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及藥店需執行中選結果。4月15日前中選藥品要完成掛網及配送關系搭建,貨款納入醫保與藥企直結范圍。本次集采周期原則1年,可延長不超1年,新荷花有10個品類中選。
事實上,集采也對中藥飲片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盡管新荷花擁有國家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的種植基地,但公司卻多次因產品不合格登上藥監局通報名單。
比如,2017年2月,當時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檢測出新荷花等企業生產的28批次板藍根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性狀、含量測定;2019年,山東省藥監局通告稱新荷花2019年生產的紫蘇子(炒)質量不符合規定,對不合格產品已采取查封、扣押、暫停銷售、產品召回等控制措施;最近的一次在2024年10月31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通告(2024年第47號),經河南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院檢驗,新荷花生產的4批次紅花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含量測定。
封面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