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2025-04-10 18:19:08
4月9日,由四川省委網信辦主辦的首屆四川正能量網絡精品頒獎活動在成都舉行,現場為首屆四川正能量網絡精品、首屆四川十佳“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網絡傳播精品頒獎,并揭曉2024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網絡傳播AI精品案例四川獲獎作品。
頒獎現場
此次舉行的“兩個首屆”活動,采取線下推薦與線上征集相結合的方式,按照“網民認可、社會認同、有影響力”標準,設置文字、圖片、音視頻、專題專欄、主題活動五大類別,分為媒體組和融合組兩個組別。歷時3個月,經過專家評議、網民投票,最終評選出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網絡精品。
50件網絡精品、10件“十佳”出爐
獲獎作品有三大特點
據本次活動特邀嘉賓,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操慧介紹,本次參與評選的網絡作品有數百件,最終50件作品榮獲五大類網絡精品,10件作品榮獲“十佳”。
從結果來看,緊扣時代發展脈搏,體現了網絡傳播規律與創新價值引導的特色,“主要體現3大特征”。
創作主體多元化。參選者不僅包括省市縣三級網絡媒體,還有各類政務新媒體、地方單位(部門)、MCN機構和一大批自媒體。比如,入選“十佳”的有自媒體達人李子柒的視頻《雕漆隱花》、朱鐵雄與四川國安聯合創作的視頻《無名》。
創新表達有溫度,流量追求顯格調。“獲獎名單里有不少作品曾刷屏我們的朋友圈。”操慧說,它們基于對生活的深入體察,對社會思想心態的敏銳洞悉,尤其是對年輕人的成長關切,巧思善構,創新敘事,有效連接,收獲了注意力,構建了親和力,在堅持“內容定力”中彰顯凡人微光、身邊感動,記錄溫情,定格美好。
技術賦能地域文化,符號生產助力“出海”。操慧認為,此次獲獎的作品,有的運用AI等新技術進行繪畫、寫歌、豐富視覺效果,將技術與內容巧妙融合,凸顯內容科技感染力。有的將四川特有的大熊貓、三星堆、三蘇文化等符號編碼再創意,以大外宣視野、趣味體驗,探索講好四川故事、中國故事的“出海”路徑。
流量密碼是什么
主創現場分享
這些獲獎作品中,背后有哪些創作技巧與思路?記者采訪了創作者代表。
“如果劇荒,就來與外交官們一起追劇打卡。”黃駿是首屆四川正能量網絡精品《中國有三蘇》的主創人員,她用頗具網感的語言分享這部國際傳播領域的紀錄片,深受海外“蘇粉”喜愛,被眾多外交官主動轉發傳播。
黃駿認為成功的秘訣在于“站在網友的角度看問題”,她舉例道,此前紀錄片分集劇名與現在大不相同:“樸拙之守”“興自閨門”……“標題雖好,但對國人來講尚且有些晦澀難懂,放在國際傳播就更不合適。”后來改成了“全能冠軍養成記”“男神背后的女人”,這些網感十足的標題。
國際傳播必然少不了翻譯,此前大家對“中國有三蘇”和“是父是子”的翻譯“China’s Got Three Sus”“Like Father Like Son”存疑,覺得太直白。“殊不知里面也藏著故事,前者致敬了英國達人秀‘Britain's Got A Talent’,而后者是英文諺語也是一首英文名曲,意為虎父無犬子。”黃駿表示,二者放在三蘇故事中地道表達,大大降低國外觀眾的理解成本。
《平行世界里的兩個成都》的作者吳林靜認為流量密碼是“選題”,好的選題來源于“長期的研究與觀察”。該作品榮獲首屆四川十佳“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網絡傳播精品。她回憶,去年,她們通過分析12萬條自媒體報道成都的樣本數據后發現,成都“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形象深入人心,美譽度極高,可產業相關曝光卻嚴重不足。在產業采訪過程中感受到,外界對成都存在誤解,總是曬“周末公園草坪上長滿成都人”,卻忽略了“黎明地鐵站里的匆匆腳步,深夜實驗室中的通明燈火”;在成都,人工智能有一座“島”,成都科創生態島;數字文創也有一座“島”,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兩座島環境宜人,成果更是令人驚艷,前者誕生“貢嘎一號”,后者孕育出《哪吒》。
“基于這些研究、采訪與思考,我們創作了這篇文章,期望打破外界對成都單一的刻板印象,希望有更多人關注到成都產業的一面。”吳林靜通過獨特的視角勾勒出城市的另一個人設。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新傳媒集團、四川新聞網《川行兩萬里》榮獲2024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AI精品,四川新傳媒集團、“學習強國”四川學習平臺《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四川篇》《“理想巴蜀”進基層百場巡回宣講》,四川發布參與的《獻禮海軍節!四川“城艦同心·千里萬里的故鄉”3D海報超燃來襲》入選首屆四川正能量網絡精品,四川發布《心跳中國》榮獲首屆四川十佳“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網絡傳播精品。
主辦方表示,未來,四川將持續完善網絡內容創作生態,培育更多“破圈”傳播的正能量IP,為構建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注入強勁動能,講好四川故事。
獲獎名單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