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0 13:02:37
截至4月9日,A股23家上市銀行披露了2024年度財務報告。整體來看,銀行業資產質量穩中向好,不良貸款率大多持平或下降,僅少數銀行小幅上升。其中,城商行資產質量改善明顯,房地產業不良率雖仍較高但已高位回落。此外,對公貸款不良率下降,而零售貸款不良率呈現上升趨勢。
每經記者 趙景致 每經編輯 馬子卿
截至4月9日,A股42家上市銀行中已經有23家銀行完整披露了2024年度財務報告。其中,國有六大行已經全部披露完畢。整體來看,上市銀行資產質量呈現穩中向好態勢,大多數銀行不良貸款率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或好轉,僅2家銀行出現小幅度上升。
雖然整體向好,但結構性變化仍需重點關注。記者注意到,上市銀行零售貸款不良率和對公貸款的不良率出現了“一升一降”的走勢,這也意味著零售貸款資產質量承壓較大。對于今年商業銀行的零售資產質量,北京財富管理行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楊海平通過微信對記者表示,預計可能還會繼續承壓。
資產質量是銀行金融安全的防火墻,在多重政策引導和行業自律下,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整體呈現結構性優化態勢。
以國有六大行來看,除了郵儲銀行外,其余5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在下降。其中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4%,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農業銀行為1.3%,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建設銀行為1.34%,下降0.03個百分點;中國銀行為1.25%,下降0.02個百分點;交通銀行1.31%,下降0.02個百分點。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9%,較上年末上升0.07個百分點,但仍為六大行最低水平。
股份行目前披露年報的有民生銀行、浙商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及招商銀行,其中4家銀行與上年末持平,4家銀行不良率下降。
地方性銀行中,目前有9家披露了完整年報,僅常熟銀行一家不良率由2023年的0.75%微升0.02個百分點至0.77%,但仍維持在較低水準。記者注意到,上市銀行中城商行資產質量改善幅度較大,如鄭州銀行不良率下降了0.08個百分點至0.79%、重慶銀行下降0.09個百分點至1.25%。
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來看,2024年各類型銀行不良率也均出現了改善,其中農商行下降幅度最大,四季度不良率為2.8%,較一季度下降0.54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率的計算方式為不良貸款本金總額除以發放貸款及墊款本金總額,其中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則為該行業不良貸款余額除以該行業貸款余額。在總體不良率下降同時,商業銀行部分行業不良率出現了上升,資產的結構性風險需要關注。
記者整理發現,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較高的行業為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其中,房地產業不良率雖然較高,但相較上一年度已有較大幅度下降。
以工商銀行為例,該行年報顯示,其房地產業貸款總額為8809.98億元,不良貸款為439.64億元,不良率4.99%,較上年末下降0.38個百分點。光大銀行披露,房地產業不良貸款余額為67.44億元,占不良貸款總額的13.7%,較上年末占比下降4.9個百分點。重慶銀行數據顯示,該行房地產業貸款金額為101.1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5.63%,較上年末下降0.85個百分點。
房地產風險管控方面,多家銀行表示,統籌做好新增融資投放和存量風險化解,推動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
國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24年新增不良余額主要來自零售貸款,對公不良貸款則實現不良余額和不良率的“雙降”。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19家本行零售貸款和對公貸款不良率分別是1.14%和1.43%,較年初分別提升23個BP和下降18個BP,對公不良余額下降了約2.8%。
分主要產品類型來看,記者注意到個人按揭貸款不良率雖小幅提升,但依然處于低位,是零售貸款中資產質量最優部分,個人經營貸款、信用卡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不良壓力則相對較大。
以工商銀行為例,工行2024年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增長28.3%,個人經營性貸款增長24.6%,但個人消費貸的不良率為2.39%,較上年末增長1.05個百分點;個人經營性貸款不良率為1.27%,較上年末增長0.41個百分點。信用卡透支方面,工行不良率提升1.05個百分點至3.5%。
重慶銀行個人消費貸款資產質量提升,2024年不良率同比下降0.26個百分點至1.05%;但個人經營性貸款不良率大幅上升1.28個百分點至5.7%;信用卡透支的不良率上升1.04個百分點至3.04%。
對于零售貸款風險暴露,楊海平表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個方面,上市銀行近年加大了對零售資產拓展的力度,對于搶抓零售資產比較重視,“在這個過程中,部分銀行特別是在風險控制這方面會略顯滯后,或者放松了風控標準,造成零售資產風險上升。”楊海平表示,第二個方面則是我國的宏觀經濟發展總體上承壓。
楊海平認為:“今年零售資產質量仍然是值得關注的,同時也是面臨考驗的。”目前國內個人收入這方面沒有明顯的改善,且在提振消費、緩解就業壓力政策驅動下,經營貸以及消費貸,仍然會是大力拓展的局面,資產質量還會繼續承壓。
在零售資產承壓背景下,國信證券分析師田維韋表示2024年上市銀行累計核銷規模也處在近幾年的高位,這使得整體不良率平穩,“相較于對公貸款,零售貸款展期續貸等比例要低很多,因此零售貸款不良確認和核銷力度一般也會更大”。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7776970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