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7 22:24:32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肖芮冬
近期,A股市場上市券商2024年年報披露迎來一波小高潮。與此同時,非上市券商的2024年年報也開始在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陸續披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瑞信證券公布了2024年年報。2024年瑞信證券營業收入僅為5684.85萬元,較2023年同期下降約63.81%;全年凈虧損1.62億元,意味著這已經是瑞信證券連續第三年虧損。2022年、2023年,瑞信證券分別虧損2.55億元、1.99億元。
投行業務下滑超過六成
分業務板塊來看,瑞信證券投行與經紀業務同比下滑是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2024年該公司投行業務取得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1540.92萬元,較2023年同期下降約61.91%;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236.39萬元,較2023年同期下降25.62%;此外,公司利息凈收入1972.46萬元,其他業務收入1481.79萬元。
瑞信證券指出,投行業務下滑主要原因與市場環境變化有關。根據Wind(萬得)統計數據,按照上市日期口徑,2024年A股市場包含IPO(首次公開募股)、增發和可轉債等方式的全口徑股權融資事件共297起,較2023年同比減少62.4%,合計募集資金為2904.7億元,同比下降73.6%。項目方面,北京數聚智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項目已通過深交所上市審核,經與發行人協商一致,該項目于2024年7月9日終止。
對于經紀業務下滑原因,瑞信證券也歸咎于市場環境,“2024年A股市場面臨一定的波動和挑戰,尤其是上半年的整體表現低迷,再加上若干降費措施的出臺,2024年證券經紀業務行業的競爭相比2023年更加激烈”。
根據瑞信證券披露,2024年經紀業務只完成了80%的收入預算。
與此同時,瑞信證券的成本費用居高不下。公司2024年發生的業務及管理費用達到2.03億元,主要包括職工費用1.34億元、折舊及攤銷4316.33萬元、電子設備運轉費1007.19萬元、辦公費530.13萬元、中介機構費用442.10萬元、租賃費226.49萬元及信息資訊費162.10萬元。
最終,瑞信證券交出一份虧損的2024年經營答卷。據了解,這已經是瑞信證券第三年虧損。2022年、2023年,瑞信證券分別虧損2.55億元、1.99億元。
北京國資受讓股權獲批
2025年3月12日,瑞信證券收到證監會批復,核準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國資公司)成為瑞信證券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對北京國資公司依法受讓瑞信證券85.01%股權無異議。
上述85.01%股權由瑞銀證券、方正證券售出。瑞銀證券售出比例為36.01%,方正證券售出比例為49%。交易完成后,方正證券將退出瑞信證券的股東序列。北京國資公司將直接持有瑞信證券85.01%的股權,其余14.99%的股權由瑞銀證券持有。
目前交易尚未完成交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方正證券將瑞信證券的投資列入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權益法核算。2024年,瑞信證券的虧損減少了方正證券0.73億元稅前投資收益。因此,瑞信證券若2025年繼續虧損,在完成交割前,它仍將小幅影響方正證券投資收益。
方正證券也在2024年6月發布的公告中指出,轉讓瑞信證券預計將收回現金8.85億元。經初步測算,如交割日在2024年12月31日之后,受公司權益法核算所持瑞信證券股權負收益影響,將增加交割日所在年度凈利潤不低于2.73億元。方正證券同時表示,公司通過本次股權轉讓收回現金,有利于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此外,本次瑞信證券年報還有一個小看點,公司即將成為國資控股券商基本板上釘釘。盡管尚未最終完成,但從本次年報披露情況看,公司已不再撰寫中英文雙語版本,而是純中文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