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復星國際聯席CEO徐曉亮:經濟周期“變”是常態 要揚長避短,在亂中取勝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3 21:54:42

          復星國際聯席CEO徐曉亮接受每經記者專訪時指出,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公司將聚焦全球化運營,強化“產業+投資+保險”組合優勢。復星旅文雖已退市,但仍為重點發展板塊,將深耕度假與冰雪經濟領域。未來,復星國際將持續優化四大核心子公司布局,尋找全球市場中的“空差”機會,提升競爭力。

          每經記者 黃海    每經編輯 魏官紅    

          近日,復星國際(0656.HK,股價4.3港元,市值351.83億港元)公布2024年度業績,全年總收入為1921.4億元,產業運營利潤為49億元。其中,四大核心子公司豫園股份、復星醫藥、復星葡萄牙保險和復星旅文的總收入達1346.5億元,占集團總收入的70.1%。

          集團當期虧損約43.5億元,主要由于調整所投菜鳥項目的賬面價值所致。剔除菜鳥項目因素影響,2024年度歸母凈利潤約為7.5億元。

          4月1日,針對外界關心的盈利問題,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直接回應,2024年的財務調整并非由于復星自身的運營不力或市場競爭力下降導致,并不影響復星的正常運營和核心產業的穩定發展。

          在持續數小時的溝通會上,“擁輕合重、瘦身健體、攻守平衡”的十二字方針被反復提及。巨輪轉舵的幾年里,復星國際內部已形成共識——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幾年,這十二個字都是整個復星必須嚴格踐行的戰略方針。

          在郭廣昌看來,復星國際現在又度過了一個關鍵節點,從基本的“瘦身健體”到了“有進有退”“進退平衡”的階段。“復星的整個戰略調整會有陣痛,不容易,需要有戰略定力,需要時間一步步驗證。復星一直在說要做對的事、難的事,我們會堅持做下去。”郭廣昌說。

          輕舟已過萬重山,但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一切依舊充滿不確定性。復星國際下一步的戰略重心在哪里?新的國內外形勢下,復星國際有怎樣的應對措施?

          “經濟有周期,順周期、逆周期、跨周期,‘變’是常態,關鍵在于企業有沒有自己不變的東西??市場是復雜、多變的,對復星國際來說,我們要堅持踐行十二字方針。另外要揚長避短,聚焦全球化運營,把我們的‘產業+投資+保險’組合起來。”4月1日下午,復星國際聯席CEO(首席執行官)徐曉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如是說。

          復星國際聯席CEO徐曉亮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沒有一家企業有本事改善氣候,要在亂中取勝

          NBD:從十二字戰略的角度出發,您怎么評價復星國際2024年的表現?

          徐曉亮:2024年,整個市場大環境保持低速增長。對復星來說,過去一年還是比較平穩地穿越(了周期),核心一直圍繞這十二個字。它不是一個運動式的(行為),也不是一陣風,復星接下去幾年會圍繞這十二字方針不斷踐行。

          去年,我們四大板塊完成了內部架構的調整,完成了筑底的過程,現在開始一步步向上、向好發展。復星國際的四個板塊里面還有“四大金剛”:復星醫藥、豫園股份、復星旅文和復星葡萄牙保險。

          復星旅文退市有幾點考量,第一,從再融資角度,港股有流動性的痛點。第二,對投資者來說,我們從“重”轉向“輕”的過程中,輕、重的分離組合都是需要時間的,短期很難馬上給到投資者回報。我們要在上市公司(層面)運作,其實對于靈活性以及布局的效率來說都會有不便。

          “退”是為了未來更好的“進”,復星國際對復星旅文所處的賽道非常看重。復星旅文未來依舊是復星國際的“四大金剛”之一,另一方面,復星國際要服務的客戶是家庭,復星旅文也是圍繞家庭在進行布局,在戰略協同性以及生態上與集團戰略高度吻合。

          NBD:過去一年,海外營商環境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徐曉亮:總體來說,大的形勢已經不能用變化來形容,感受就是一個字:亂,有可能接下去四年,都將圍繞這個字。但亂中也能取勝。我們不回避它是亂的,很多東西看不清楚,也不能用昨天的經驗看待現狀。但復星國際有的一個優勢是——我們找到錨定的東西了。

          我們的客戶是家庭,我們要為客戶帶來健康、快樂和富足。錨定相關的場景、產品和內容,不為外面的周期所動。

          大的氣候下,沒有一家企業可以獨善其身,也沒有一家企業有本事改善氣候,氣候就是氣候。大環境下,做好自己,都在復星的十二個字里面,更堅定的“擁輕合重、瘦身健體、攻守平衡”。

          除此以外,還是要找到自己最強的地方,才能亂中取勝,以變應變。目前擁有全球化布局的公司還是太少,擁有全球化運營能力的民營企業彌足珍貴。我們要在全球化這件事情上,有更強的長袖善舞的能力。

          復星國際有四大板塊,我們在各個賽道都有競爭對手,單打獨斗沒有優勢,但如果復星能夠把組合拳打出來,在競爭中的優勢就不一樣了。舉個例子,我們這次置頂的一個戰略叫“飛輪計劃”,原來我們是雙輪:保險+投資,現在又加了一個輪子,變成“保險+投資+產業”。我們會聚焦最有優勢的產業,圍繞戰略來布局。

          市場是復雜的,是多變的,對復星國際來說,我們要堅持踐行十二字方針,另外要揚長避短,聚焦全球化運營,把我們的“產業+投資+保險”組合起來。

          私有化之后,復星旅文繼續“ALL IN”度假

          NBD:復星旅文板塊,未來會在哪些領域發力?

          徐曉亮:復星旅文首先戰略上明確“All In”(全部押進)在度假這件事情上。新冠疫情之后,我們發現全球的文旅趨勢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而且不可逆,就是從觀光游轉向度假游。

          在度假這件事情上,復星旅文有一手好牌。比如有75年歷史的Club Med,它從誕生起就是圍繞家庭度假這件事,特別是圍繞著有孩子的家庭。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目前海外拓展的空間依然非常大,比如在東南亞、南美、北美等地區,高品質的度假布局還有很大的空間。

          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有很大區別。大家假期的頻率完全不一樣——海外市場以長假期居多。中國市場假期頻率高,但是時長很短。當市場趨勢從觀光游轉向度假游以后,怎么把低頻的度假變成高頻?我們有幾點觀察。

          這幾年大家更注重身心健康、注重工作與生活之間更好的平衡,希望更多與家人聚在一起,而且中國人特別講究“家文化”,不僅是年輕人,還有三代同堂,所以特別需要度假來平衡,這不是簡單的打卡觀光。由此,我們看到中國城市度假的市場是一個空白點。

          此外,中國還有超級度假城市海南三亞。除了三亞亞特蘭蒂斯之外,我們又在三亞啟動了超級地中海項目。這些布局,核心還是圍繞度假,圍繞超級城市的超級度假。

          冰雪經濟方面,北京冬奧會以后,政策層面對于冰雪經濟的支持和期望已經到了一個新高點。在室外冰雪、室內冰雪兩個維度上,我們都有非常深的涉足。目前我們在國內管理三個冰雪度假村:長白山、北大壺和亞布力。在亞洲滑雪勝地北海道管理了四個冰雪度假村。

          此外,我們在全球其他地區有17個冰雪度假村,主要分布在歐洲地區。從全球來看,有這樣布局的企業比較少。未來我們會在太倉做全世界最好的室內“滑雪+娛雪”場館。

          就像郭總(郭廣昌)說的,復星要“堅持做對的、難的,還需要時間積累的”。因為這些都需要運營能力加持,而這種運營能力是需要有具體項目的。通過不斷運營去提升、成長,把這些運維的“金剛鉆”、手藝活夯實了以后,市場空間依然很大。

          未來復星旅文還是會圍繞城市度假和冰雪度假,尋找“進”和“退”的平衡點。

          消費分級將成常態,要向上卷、向外卷

          NBD:今年國家積極推進首發經濟,復星國際有哪些布局?

          徐曉亮:首發經濟方面,復星國際還是依托于自己比較有優勢的場景能力。

          BFC和豫園所在的位置,是上海最頂級的區域之一,先天有上海“第一立面”優勢,又占據了上海的文化中心。在這些區域持續打造超級場景,場景中要有超級的、現象級的活動,比如豫園燈會、BFC與華納合作的哈利·波特IP活動,吸引首發品牌集聚起來,形成首發經濟的集聚效應。

          從總的定位來說,我們就是一句話,希望打造以“東方生活美學”為底蘊的全球時尚文化秀場。未來的大豫園區域,全世界最好的產品會在中國首發,這里是橋頭堡,中國未來有更多好產品要走向全球,這里是舞臺。匯聚國內、全球更多的首發產品,前提是場景要有魅力。

          NBD:怎么評價近兩年的消費市場變化?復星國際如何應對?

          徐曉亮:對于整個消費市場,大家有共性感受,就像經濟有周期一樣,消費也有周期,沒有持續下降,也沒有持續上升。我們認為消費分級是未來的常態,最終還是在于企業提供的產品、場景的質價比以及帶來的情緒價值等。

          現在的消費者還是有消費力的,關鍵在于消費分級以后,怎么去打造好匹配用戶需求的場景、產品和內容,同時也要保證一定的毛利率作為支撐,不然企業經不起風浪。

          消費分級當中,我們不想“下卷”,我們要“上卷”,我們不想“內卷”,我們要“外卷”。所謂的“上卷”,就是我們一定要追求好產品,追求品牌經營,要有定價權,有忠誠的粉絲,推動可持續發展。

          所謂的“外卷”,就是走向全球,市場更大,也有更大的消費空間。向上卷和向外卷是產業結構的一種有機組合。復星國際的核心產業,都要有全球化布局的能力和布局的空間、運作能力,這樣大家才能形成生態組合。

          尋找不同地區發展的“空差”

          NBD:新的形勢下,復星國際怎么打造全球化運營能力?

          徐曉亮:復星國際的全球化運營能力中,有三個能力比較重要。

          一是全球資源整合的能力。比如復星醫藥,它能把研發、生產、銷售真正在全球下“一盤棋”。研發方面,與最聰明的企業一起研發,而不是固步自封、閉門造車;生產供應鏈方面,我們跟具有成本優勢的印度仿制藥工廠合作,把生產能力與全球嫁接;銷售方面,我們也有全球的商務拓展能力。

          另一方面,要有拓展布局的能力。我們希望復星國際的核心企業都能夠“走得出去”,不是只在自己本國的市場,這種能力不是卷,而是一種拓展布局的能力。比如說復星葡萄牙保險公司,2024年接近三分之一的毛保費收入來自葡萄牙以外市場。我們認為很重要的是抓住了“空差”,這是復星對全球化實踐的自身理解之一。

          與用小時計算的時差不同,“空差”是用年計算的。一個發達地區發生過的事情,會在發展中地區再來一遍。從全球角度看問題,能看到發展的“空差”,從而為運營找到非常好的“剪刀差”。

          第三個能力是本土化的融合,如何把好的基因、好的產品本地化、融合化。比如Club Med風靡全球經久不衰。到了中國又面臨不一樣的消費市場:中國媽媽對孩子的想法、對營地的需求與海外不同,有些中國家庭享受三代同堂,但是海外三代同堂的情況很少。

          全球的資源整合、布局拓展、本土融合能力,構建起了復星國際重要的全球運營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復星國際 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 日韩精品成人动漫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欧美精品网站在线不卡 | 色香欲亚洲天天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