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31 15:43:39
◎3月以來,不少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業績回撤明顯,而“固收+”基金業績卻逆勢走強,部分產品收益超2%。
◎業內對債市后續行情看法有分歧,總體看好中長期投資機會,認為貨幣政策寬松環境等因素將支撐債市。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3月以來,債券型基金的業績增速再一次下降。截至3月30日,中長期純債型基金的業績均值不到0.1%,已是近幾個月以來的新低。然而,一眾“固收+”基金的業績卻在逆勢走強,頭部產品月收益率超過2%,有的高達6%。
為何股債兩市在3月持續分化?債市接下來的走勢如何?業內有不同的看法。
3月,債市整體經歷了一波調整,不僅有來自資金面緊缺的壓力,更有來自權益市場的資金分流。從基金業績可以看出,許多產品月內收益率為負。
截至發稿,3月的統計數據還差3月31日未公布,但對于整體的單月業績來看,有的基金優勢或劣勢已非常明顯。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下債市行情的極致,對于純債基金特別是中長期純債基金來說,單月回撤超1%的不在少數。
Wind統計顯示,東方卓行18個月A在3月的收益率錄得-7.86%,業績回撤居前;國泰惠豐、同泰泰裕三個月等月內收益率也在-2%以下。統計發現,有12只中長期純債基金的單月業績在-1%以下(統計初始基金)。對于固收類產品而言,這樣的回撤力度和覆蓋面在之前并不多見。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以來“固收+”類基金表現出色。其中,工銀平衡回報6個月A錄得6.13%的漲幅;國泰雙利債券A、博時恒耀A等業績也在2%以上。統計發現,有8只“固收+”基金月內收益率超過2%。
總體來看,純債基金當中的短債基金平均業績和“固收+”基金的平均業績相仿,均在0.2%左右。但就頭部業績產品來看,權益資產的加持是關鍵。畢竟,債市在3月主要上演了“極致調整”與“緩步修復”兩段行情。
華西證券的研報統計顯示,10年國債收益率開于1.70%,收于1.80%,期間一度觸及1.90%,其中資金面、央行態度、止損壓力、風險偏好是利率定價的主要驅動力量。以3月17日的利率高點作為分割線,上半場長端利率經歷雙頂,下半場央行態度明顯軟化,長端利率修復。
對于接下來的債市行情,業內的態度雖有分歧,但總體來看,對中長期的投資機會表示看好。核心邏輯還在于貨幣政策的中長期寬松環境,尤其是在經歷長時間的回調之后,債市的反彈機會備受關注。
華西證券的研報分析指出,4月資金面往往季節性寬松。對于今年,擇機降準降息,4月或是降準窗口。其次,財政支出、政府債凈發行的季節性規律同樣是支撐4月資金面邊際轉松的重要內生力量。
此外,4月風險偏好或下降,利多債市。華西證券指出,如出口出現明顯放緩跡象,可能觸發政策進行對沖。貨幣端可能是降準先行,而財政端則可能是加快政府債發行進度。此外,近期黑色系部分商品期貨價格先漲后跌,也拖累市場風險偏好,指向供給邏輯難以支撐價格持續上漲,內需有待進一步提振。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盡管債市從寬幅轉入窄幅波動,未來的操作難度也比較大。華泰證券的研報分析指出,后續關注幾個可能打破僵局的時間點與信號,如關稅及外需,二季度甚至4月博弈降準,以及市場風險偏好。
在區間上,華泰證券指出,維持10年國債或在1.7%~1.9%區間內運行判斷。操作上,交易難度仍高,可適度博弈關稅、降準等事件。繼續尋找利差保護相對較充足的高性價比期限和品種,如30年、10年國債老券、地方債等。存單仍可配置,不過收益率繼續向下空間有限。信用利差有所修復,仍建議以中短端信用債配置為主。利率窄幅波動且息差略有好轉,嘗試小幅杠桿操作。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