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30 22:43:56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 星
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匯報,部署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工作,研究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有關措施,審議通過《關于優化口岸開放布局的若干意見》。
會議指出,要推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提檔升級,推進通關、稅務、外匯、數據流動等監管創新,用好相關穩外貿支持政策,幫助企業拓市場、樹品牌、更好發展。
每經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當前,在傳統貿易承壓的背景下,跨境電商作為快速發展且具有明顯帶動作用的外貿新業態,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動力和市場競爭力。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為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
做好新一輪跨境電商 綜合試驗區擴圍工作
會議指出,跨境電商發展速度快、潛力大、帶動作用強,已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重要力量。要做好新一輪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擴圍工作,進一步拓寬覆蓋面。要推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提檔升級,推進通關、稅務、外匯、數據流動等監管創新,用好相關穩外貿支持政策,幫助企業拓市場、樹品牌、更好發展。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經歷了從試點到推廣的過程,并逐步擴大跨境電商綜試區的數量。國家之所以要在不同省份都設立試驗區,主要是因為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所以不能按照統一的標準“一刀切”,需要因地制宜總結發展經驗。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22年底,國務院已先后分七批設立165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覆蓋31個省區市,基本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
去年,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指導地方依托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優勢產業集群和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等,培育“跨境電商賦能產業帶”模式發展標桿。
《意見》還指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對本地貿易規模大、帶動效應好的跨境電商企業“一企一策”提升“一對一”服務能力。
白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跨境電商特別強調新模式、新業態,也是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我們需要在新業態上尋求外貿更大的發展空間。
日前,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表示,希望各國進一步深化跨境電商領域合作,探索建立公平透明、互惠共贏、適應業態特點的稅收征管體系,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加快建設重點樞紐 和區域節點口岸
會議指出,優化口岸開放布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舉措。要打造定位明確、功能互補的沿海、邊境、航空、內河口岸,加快建設重點樞紐和區域節點口岸,推動邊境口岸擴能提質,拓展專業口岸功能,推進集約智能口岸建設,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度,全面增強口岸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安全效益,使口岸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關于智慧口岸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體化數字底座,運用先進設施設備和新一代數字技術,建設以口岸設施設備智能化、運行管理數字化、協同監管精準化、綜合服務泛在化、區域合作機制化為主要特征的國際一流現代化口岸。
白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物流的便捷和高效十分重要。如果物流特別慢,跨境電商的發展就沒有支撐。所以,就要提升口岸的功能,包括口岸的容量要擴容。
此外,會議還指出,農機裝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支撐。要堅持面向農業需求、聚焦重點領域,從突破基礎技術、完善創新體系、培育優質企業、打造產業集群等方面綜合施策,加快標志性產品研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要用好用足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措施,加強中試驗證和熟化應用,促進先進適用農機裝備市場推廣。要發揮標準引領作用,做好鑒定檢測認證,強化質量監督管理,促進農機裝備產品加快升級。
會議審議通過《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業賬款行動方案》。會議強調,要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力度,壓實責任,健全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源頭治理和失信懲戒,確保清欠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堅決遏制新增拖欠。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