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5 07:01:25
騰訊領投,智元機器人再獲新一輪融資;
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鼓勵促進全民閱讀;
智能駕駛核心部件,毫米波雷達國家標準將編寫;
廣東打造低空交通運輸示范城市,探索發展大灣區跨境低空飛行服務;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一)重要市場新聞
1、據財政部網站,3月24日,財政部發布2024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其中指出,2025年提高財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支持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大力提振消費。同日,財政部數據顯示,1-2月印花稅849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238億元,同比增長58.9%。1—2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744億元,同比下降15.7%。
2、美股高開高走,三大指數集體收漲,納指漲404.54點,漲幅2.27%;道指漲597.97點,漲幅1.42%;標普500指數漲1.76%,特斯拉漲近12%,市值一夜大增9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20億元,創去年11月7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英偉達、亞馬遜、Meta漲超3%,AMD漲近7%。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0.02%,中概股漲跌不一,路特斯科技漲超38%,比特小鹿漲逾16%,文遠知行漲超3%,小馬智行漲逾3%。
3、國際油價全線上漲,美油5月合約漲1.29%,報69.16美元/桶。布油6月合約漲1.13%,報72.42美元/桶。歐洲主要股指集體收跌,德國DAX30指數跌0.17%,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12%,法國CAC40指數跌0.26%,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0.17%。
(二)行業掘金
1、近期智元機器人已完成了新一輪融資,騰訊領投,此次是騰訊投資在具身智能領域首次出手,本次有多家產業方及老股東跟投,包括龍旗科技、臥龍電氣、華發集團、藍馳創投等。據了解,智元機器人還在以150億估值進行新一輪融資接洽。3月10日智元發布了公司的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并演示了多場景應用能力,在家居和商用場景表現亮眼。GO-1模型可學習人類示教視頻,依靠百條數據即可實現快速泛化。此外據媒體報道,京東已切入具身智能領域,側重家用場景,現已成立相關業務部門。
點評:機器人創新發展蘊含巨大生產力潛能,有望帶動新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技術突破與成本下降將推動人形機器人2025-2030年進入規模化商用關鍵期,預計2035年全球市場規模或達1540億美元。2030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或突破8700億元。政策扶持與市場需求共同驅動下,人形機器人有望重塑生產生活方式,成為新質生產力核心載體。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提到,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未來十年科技投資的最大主題之一。高盛預測,到203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40億美元。概念股包括漢威科技、東土科技、南山智尚等。
2、近日《交通信息采集路側毫米波雷達交通狀態檢測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寫組內部編制會召開。此次會議由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牽頭,來自全國智能交通、雷達技術領域的專家、高校教授、研究員及工程師共同探討標準編制工作。會后,編寫組將形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向行業內外廣泛征求反饋,并逐步推進正式發布。后續,國家標準將進入測試驗證階段。毫米波雷達憑借其高精度探測能力,已成為智能駕駛環境感知的核心傳感器之一。此外,毫米波雷達在安防與監控、無人機、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家居等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
點評:毫米波雷達產業在智能駕駛、智慧交通等領域的深度應用驅動下,正步入高速增長期,市場前景呈現技術迭代加速、國產替代深化、成本下探驅動規模化三大特征。數據顯示,2022年毫米波雷達中國市場規模達130.41億元,預計2026年將突破19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3.3%;2030年更有望攀升至370億元,年均增速達20%。毫米波雷達在技術迭代與政策紅利驅動下,將深度融入智能汽車、智慧城市等生態,未來市場增長確定性高。概念股包括聯合光電、碩貝德、中海達等。
3、3月21日,《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公開征求〈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發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條例》提出,國家鼓勵促進全民閱讀的新技術、新載體、新設施等的開發與應用,支持利用信息技術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將線上活動與線下推廣相結合,擴大閱讀活動覆蓋面,提升影響力。支持數字閱讀發展,加強數字內容資源建設,改善數字內容消費服務方式,適應公眾閱讀行為和閱讀習慣的數字化轉型,提升公眾數字閱讀消費滿意度。
點評:對全民閱讀和文化惠民工程的深化部署標志著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入更高層次的系統化推進階段,并通過文化惠民工程擴大閱讀群體覆蓋范圍,促進出版行業輸出差異化及優質化的產品,持續釋放閱讀消費潛力,帶動出版產業成為增強文化自信的戰略支點。出版發行全產業鏈正處在全面數字化轉型階段,在閱讀平臺、文化創意、投資金融等領域拓展,著力開辟產業新賽道。概念股包括讀客文化、中信出版、鋒尚文化等。
4、3月2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打造低空交通運輸示范城市。加快完善全省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省級綜合飛行服務站和廣州、深圳、珠海3個A類飛行服務站,推進通用機場和無人機起降點建設。支持廣州、深圳、珠海等具備條件的城市開通市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探索發展大灣區跨境低空飛行服務。2024年內各省份低空經濟發展方案和支持措施已陸續出臺,2025年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導下,將是低空經濟規模化落地元年。
點評:低空經濟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有望在政策推動下大規模放量應用。低空經濟有助于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有望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高速發展,市場規模達到5059.5億元,同比增長33.8%,預計到2026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低空經濟+”模式下,催生各類應用場景。低空產業是低空經濟的物質載體,是培育新質生產力和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方向,參考地方低空經濟行動方案規劃節點,主要集中在2025-2027年,2025年是低空基建的窗口期、加速期。概念股包括新晨科技、商洛電子、蘇交科等。
(三)避雷針
海洋王:3月24日晚間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部分媒體將公司納入“深海科技”概念股。經核實,公司目前無“深海科技”相關業務和產品,與“深海科技”概念無關。公司現有主營業務和財務數據亦無關聯。經公司董事會全面核查,公司過往所有公告、定期報告中均未提及“深海科技”、“深海概念”等相關表述。此類信息與公司實際情況完全不符,系對投資者的嚴重誤導。
富吉瑞:3月24日晚間公告,股東蘇州空空擬通過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121.56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60%;蘇州兆戎擬通過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146.35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93%;
倍輕松:3月24日晚間公告,股東寧波倍松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35%股份,寧波倍松作為倍輕松員工持股平臺,因員工個人資金需求,寧波倍松擬根據市場情況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171.89萬股,擬減持股份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
尚太科技:3月24日晚間公告,持股9.4525%的股東長江晨道(湖北)新能源產業投資合伙企業,計劃15個交易日之后的3個月內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519.66萬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剔除回購專用賬戶股份數量不超過2%)。
大宏立:3月24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甘德宏計劃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以大宗交易、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其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25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7069%)。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