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什么情況?又有2只基金發行失敗,均募滿3個月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7 15:54:35

          ◎剛剛過去的周末,信達澳亞基金和申萬菱信基金分別宣布旗下兩只公募基金發行失敗,加上此前募集失敗的興華興盛純債基金,年內已有3只基金募集失敗。

          ◎盡管今年A股市場風險偏好回暖、結構性行情驅動,公募基金發行整體呈現回暖趨勢,但部分產品因市場需求把握不準、基金經理經驗不足或過往業績不佳等原因仍遭遇發行失敗。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肖芮冬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有2只公募基金產品都宣告了發行失敗,分別是信達澳亞基金旗下的信澳通合進取三個月持有期混合FOF和申萬菱信基金旗下的申萬菱信遠見成長混合基金。加上此前募集失敗的興華興盛純債基金,年內募集失敗的產品已有3只。

          記者注意到,這兩只產品都募滿了3個月,但因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今年以來,在A股市場風險偏好回暖與結構性行情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公募基金發行整體呈現回暖趨勢,尤其主動權益基金因為業績的良好表現也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幾只產品接連發行失敗不禁令人感到意外,尤其是知名基金管理人旗下的主動產品募集失敗,也在業內引發熱議。

          又有2只產品發行失敗

          3月15日,有2只基金同日發布了募集失敗的消息,一時間引發行業和投資者關注。

          首先是信達澳亞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信澳通合進取三個月持有期混合FOF自2024年12月16日起公開募集,截至今年3月14日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基金相關文件顯示,信澳通合進取三個月持有期混合FOF的擬任基金經理是王奕蕾,是一名有著10年證券從業經驗的資深人士,歷任方正證券研究所研究員、固定收益分析師和基金分析師。2016年9月加入新華基金,擔任基金投資部總監和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2022年9月加入信達澳亞基金,現任FOF和養老投資部負責人。

          Wind信息顯示,目前王奕蕾管理著3只公募FOF,規模都在5000萬元以下。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信達澳亞基金旗下也有一只產品發行失敗,即信澳添泰穩健三個月持有期FOF,擬任基金經理也是王奕蕾。也就是說,已有2只擬任由她擔任基金經理的產品連續發行失敗了。

          記者注意到,根據信達澳亞基金在公告中披露的信息,信澳通合進取三個月持有期混合FOF于2023年6月15日拿到了證監會的批文,后經監管準予延期募集,直到去年年底才開始發行,但仍然沒有逃脫發行失敗的命運。

          無獨有偶,就在3月15日,申萬菱信基金旗下也有一只產品官宣發行失敗,那就是申萬菱信遠見成長混合基金。該基金也是從去年12月16日開始募集,截至今年3月14日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而該基金更是在2022年10月就拿到了監管準予注冊募集的批文,2年多時間后才開始募集,仍以發行失敗告終。

          根據基金文件,申萬菱信遠見成長混合的擬任基金經理是一名年輕的基金經理龔霄。他從2019年開始從事金融相關工作,曾任職于弘則彌道(上海)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等;2021年11月加入申萬菱信基金,目前管理著2只基金產品,其中申萬菱信新動力A的任職回報為-2.30%。

          基金發行市場正在回暖

          3月初,興華基金發布公告稱,截至2月28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興華興盛純債基金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這是年內發行失敗的第一只公募基金產品。

          如今,加上信澳通合進取三個月持有期混合FOF和申萬菱信遠見成長混合,年內募集失敗的產品數量增加至3只。

          事實上,從基金發行的整體情況來看,今年以來由于A股市場的風險偏好回暖與結構性行情驅動等因素,新基金發行市場正處于回暖中。

          根據Wind數據,按認購起始日計算,3月開始認購的基金數量共有109只,創下了近10個月來的新高;而按基金成立日計算,截至3月14日,基金新成立份額共計386.62億份,而今年1月和2月同期的基金新成立規模分別為159.98億份和67.18億份。除去假期等因素,3月新發市場回暖的趨勢相當明顯。

          在這其中,主動權益基金新發的增加值得關注。還是以基金成立日計算,3月以來新成立的混合型基金已有14只,新發規模82.93億份,占比21.45%。雖然這只是半個月的新發基金數據,但這一占比已經達到了近兩年來的高峰。另外,3月以來股票型基金的新發規模為133.57億份,占比34.55%,也顯示出基金管理人對主動權益產品的發行熱情正在持續升溫中。

          在這種情況下,知名基金管理人旗下的主動產品發行失敗,多少還是令人感到意外。對此,有大型公募人士對記者分析道,盡管整體市場回暖,但投資者對不同基金類型和策略的偏好存在差異,如果基金產品在設計上可能未能精準把握市場需求,或者新發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經驗不足、過往業績未能獲得市場認可,以及一些管理人更傾向于維護現有產品、對新基金資源投入有限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新基金發行的失敗。

          “即使是知名基金管理人旗下產品,也可能因個別因素或綜合因素導致發行的失敗。基金管理人要理性看待,但也應該引起重視,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強化渠道合作、提升品牌影響力等多方面舉措來應對。”該人士指出。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基金 申萬菱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 | 亚洲最新a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一区 | 最新国产Av最新国产在钱 |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 亚洲成Aⅴ人片乱码色午夜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