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01 09:12:17
2024年12月20日,平安人壽通過其委托的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在港股市場增持工商銀行H股至15%,觸發舉牌規則。此次增持共買入4500萬股,每股均價4.8718港元,耗資約2.19億港元。平安集團其他子公司也同時買入工行H股,合計買入1.07億股,總耗資5.22億港元,持股比例達15.11%。
每經編輯 杜宇
又有險資舉牌銀行股。
2024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人壽)發布公告稱,平安人壽委托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工商銀行(01398.HK)H股股票,于2024年12月20日達到工商銀行H股股本的15%,根據港股市場規則,觸發平安人壽舉牌。
圖片來源:平安人壽官網
根據港交所披露數據,平安人壽在2024年12月20日買入4500萬股,每股均價為4.8718港元,交易后持股比例15%,當日平安集團通過其他子公司也買入工行H股,兩者共計買入1.07億股,耗資5.22億港元,持股比例達到15.11%。
據券商中國,實際上,2024年以來平安已多次增持工商銀行H股,6月和8月均曾買入,8月23日平安集團和平安人壽相繼增持后,平安持有工行H股比例已升至14%。
此次舉牌為平安資管通過競價交易方式買入,資金來源于平安人壽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平安資管為平安人壽受托方,由同一控股股東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控股。
截至2024年12月20日,平安人壽所持有的工商銀行H股股票的賬面余額已達583.21億元,這一數額占其2024年三季度末總資產的1.26%。
截至2024年9月30日,平安人壽總資產為4.83萬億元,凈資產為3176.13億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0.45%;公司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為8859億元,占2024年三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19.81%。
平安人壽已多年未發布舉牌上市公司股票的相關公告。據平安人壽官網和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披露,平安人壽上一次發布舉牌公告還是在2019年,當時,平安人壽舉牌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金茂,00817.HK),持股比例達15.22%。
除了工行H股被舉牌,郵儲銀行H股和建設銀行H股近期也被資金大幅增持。
根據港交所披露易信息,平安資管于12月24日在場內增持350萬股郵儲銀行H股股份,耗資約1640萬港元。此番增持后,平安資管以“投資經理”身份合計持有9.9425億股郵儲銀行H股股份,占該行H股總數的5.00%,占該行總股本的1%以上。
此外,平安資管于12月18日在場內增持6725.5萬股建設銀行H股股份,耗資約4.24億港元。此番增持后,平安資管以投資經理身份持有120.54億股建行H股股份,占建行H股總數的5.01%,占該行總股本的4.82%。
保險公司之所以增持銀行股H股,或出于港股估值低、高股息策略、財報穩定性等因素考慮。港股銀行股股息率普遍較高,根據最新收盤數據,工行H股股息率達到6.44%,建行H股股息率達到6.77%。
工商銀行12月30日晚發布公告,擬每股派發半年度現金股息 0.1434 元(含稅), 本次派發現金股息共計約 511.09 億元。其中,A 股現金股息共計約 386.62 億元。
圖片來源:工商銀行公告
據上海證券報,經梳理發現,從2025年1月7日起,六家國有大型銀行將陸續啟動中期分紅,總規模共計2048.23億元。市場人士認為,在2024年,銀行股憑借高股息率贏得了市場資金青睞。在適度寬松貨幣政策預期下,市場利率處于歷史低位,預計對高股息個股的行情仍有一定的支撐。
上海證券報制圖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2024年以來,高股息策略受到了市場的持續關注,銀行股較高的股息率以及極低的估值成為資金的優選。在多重因素的推動下,2024年銀行股市場迎來了顯著的上漲行情。
據證券日報,平安證券分析師許淼等人認為,銀行股具備高股息、順周期特點,政策組合拳推動銀行板塊估值修復。銀行板塊股息價值吸引力相對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衡量的無風險利率的溢價水平而言,仍處于歷史高位,且仍在繼續走闊,類固收的配置價值延續。
根據Wind統計,2024年A股銀行近乎全線累計處于上漲狀態,全年銀行板塊漲幅(總市值加權平均)達46.67%,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一,具體來看,11家銀行漲幅超50%,上海銀行、滬農商行、浦發銀行、成都銀行漲幅超過60%。港交所銀行板塊也漲勢良好,2024年漲幅(總市值加權平均)達到61.02%。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券商中國、證券日報、上海證券報、公開資料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