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租金從最高30萬元跌至1萬元!昔日華中最大服裝批發市場陷困境,業主“自救”能否成功?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1 21:22:08

          ◎12月19日,武漢萬商廣場的業主們將召開業主大會。該商場始建于1993年,曾是華中區最大品牌服飾批發市場,現因電商沖擊、市場競爭等因素沒落,業主們擬成立業委會自救。自救資金來源或為業主眾籌或聘請新商業公司。12月11日,記者致電物業,工作人員稱不會阻止成立業委會,但回避了物業管理費等問題。律師稱,業主若認為物業費與服務水平不匹配,可發函要求整改。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每經編輯 魏文藝    

          8天之后(12月19日),武漢萬商白馬服裝交易中心市場(又名華中·萬商廣場,以下簡稱萬商廣場)業主大會就將召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萬商廣場始建于1993年,1996年初通過驗收投入使用,已營業28年。該項目為地面九層商廈,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是武漢市漢正街的標志性建筑。

          “萬商廣場曾經是華中區最大的品牌服飾批發市場,一鋪難求。但如今商場的經營狀況與以前相比相差甚遠,不僅缺乏有效的商業運營,而且高昂的物業費與實際的物業服務也完全不匹配,轉讓店鋪的商家也越來越多。”萬商廣場業主高杰告訴每經記者。

          據高杰介紹,按照部分業主們的打算,擬通過成立業委會的方式“自救”:首先拿回業主們的自主權,然后再通過“重新規劃,重新裝修,重新招商”方式改變萬商廣場的現狀。“目前萬商廣場大部分商鋪都賣掉了,不過一樓還有部分門面在開發商和物業那邊。”

          武漢萬商廣場入口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昔日華中老牌商業市場“沒落”

          在往昔的輝煌歲月里,萬商廣場的店鋪堪稱“香餑餑”。

          公開信息顯示,20年前的2004年,萬商廣場120平方米的商鋪年租金高達55萬元,足以彰顯當時市場的火爆程度及其在服裝批發領域的王者地位。這里也一度成為華中地區服裝潮流的引領者和風向標,成為眾多商家青睞的“夢開始的地方”。

          “以前高峰時,萬商廣場70至80平方米的商鋪,一年的租金大概可以達到20萬至30萬元。而現在,商鋪的年租金已掉到1萬元水平了。”高杰有些感慨地對每經記者說。

          萬商廣場內部商鋪現狀 圖片來源:受訪業主

          而從業主發過來的現場店鋪照片來看,萬商廣場不少店鋪正在掛牌轉租。

          “現在萬商廣場一樓主要是做服裝零售,一般當地的中老年人來逛的比較多。5樓、6樓有許多做電商的,因為商鋪租金也比較便宜,被一些電商租下來當倉庫用。”一位武漢當地人士向每經記者介紹。

          “萬商廣場的沒落,是電商沖擊、市場競爭以及自身經營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上述人士分析稱:“電商蓬勃發展后,過往傳統的實體批發市場客流量大幅減少。此外,萬商廣場周邊眾多服裝批發市場的競爭以及新興商業體的崛起,也進一步分流了萬商廣場的客源和商戶資源。”

          萬商廣場內不少店鋪尋求轉讓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當地從事房產中介工作的張志洋告訴每經記者:“萬商廣場的商鋪戶型面積多在40至135平方米,商鋪價格差異比較大。一般一樓臨外街的比較貴,單價能賣到兩萬多元,其他不臨街的基本1萬元左右就能買到。這種臨街小戶型商鋪租金一般每月2000至3000元,按季度支付。那些年租金1萬元左右的,應該是高樓層不臨街的商鋪租金。”

          張志洋給每經記者發來一套萬商廣場內街37平方米的商鋪信息,業主一口價29萬元,折合單價約7837元/平方米。

          萬商廣場的商鋪轉讓信息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業主發起“自救”能否成功

          據高杰介紹,萬商廣場將于2024年12月19日至2025年1月9日召開業主大會,每天投票時間為9:30—12:00和15:00—17:00。目前已經在公示處張貼了候選人名單、議事規則和選舉辦法等公告信息。

          按照業主們的規劃,第一步是成立業委會,拿回業主的自主權,之后再對商鋪重新規劃、重新裝修、重新招商和重新運營。

          “其實除了新商業綜合體競爭、電商沖擊等問題外,高昂的物業費與服務不相匹配,也是導致萬商廣場沒落的重要原因。”一位商鋪業主告訴每經記者,萬商廣場的商鋪租金由過去的每年最高30萬元降到了如今每年1萬元,但物業費卻反而由12元/平方米漲到了14元/平方米。

          萬商廣場業主張貼的相關告示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既然業主打算成立業委會,并計劃重新對商場進行改造,那么改造涉及的費用從哪里來?

          “至于資金來源,可以業主眾籌或重新聘請有實力的商業公司,萬商廣場已經營快30年了,包括設備、裝修等已經不符合現在市場需求,加之物業費過高,導致商戶流失及商場破敗,如今整個商場處于無經營狀態。成立業委會后,業主將拿回自主權。”高杰向每經記者介紹。

          就業主成立業委會一事,每經記者12月11日下午致電萬商廣場物業方面,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成立業委會是業主的權利,物業這邊并不會去阻止。”當記者追問物業管理費及物業管理相關問題時,該工作人員稱“上述問題在電話里說不清,需見面溝通”,隨后便掛斷了電話。

          對此,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向每經記者表示,一般商場的物業費定價與基礎運營,以及物業提供的各類服務標準等因素相關,如果業主覺得物業費與物業服務水平不匹配,相關業主可以通過發函的方式指明物業公司存在的問題,并要求物業公司限期整改。

          “業主們成立業委會后,有可能會面臨‘業主的力量難以凝聚’‘成本壓力’‘得不到開發商或物業公司的支持’等問題,這些都亟須業主未來積極去解決的。”王玉臣補充道。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高杰、張志洋為化名)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物業 武漢市 商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美成αv人在线观看 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小早川怜子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 在线a免费v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