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6 18:10:48
2024年12月6日下午,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康得新復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原董事長鐘玉等人的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等案件作出判決。鐘玉因多項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并處罰金2020萬元,其余相關人員亦被處以相應刑罰。
每經編輯 張錦河
據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消息,2024年12月6日下午,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單位康得新復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得新公司)以及原董事長鐘玉、原董事徐曙、原財務總監王瑜、原資金部主管張麗雄、康得集團原財務總監吳曉雁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等一案公開宣判。
鐘玉因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欺詐發行證券罪、騙購外匯罪及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數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并處罰金2020萬元。其他責任人員因參與相關犯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立案受理了11名投資者起訴康得新公司、鐘玉等40名被告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并決定適用普通代表人訴訟程序審理個人投資者起訴案件,于2024年12月6日作出(2024)蘇05民初1473號民事裁定,確定權利人范圍。機構投資者起訴案件另行分別立案審理。目前相關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康得新曾是A股上市公司,不過由于觸及重大違法和財務造假兩項終止上市情形,公司2021年退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57428029
據證券時報e公司,主營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康得新于2010年登陸資本市場, 曾以新材料、智能顯示、碳材料為主打,推動市值一路飆升。2017年11月,康得新企及26.67元/股的歷史高位,市值超940億,逼近千億。
在2017年8月《福布斯》發布的年度“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榜中,康得新成為中國首家,也是全球唯一入選的材料企業。同一年,康得新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市值近千億。一度被譽為“中國的3M”和“千億白馬股”。
然而,2019年1月15日,康得新手握“巨額現金”卻無法足額償付10億元短期融資券本息,隨后,康得新的股票因銀行賬號被凍結而觸發深交所規定中的其他風險警示情形,被納入“退市風險警示股票”名單,直到2019年7月證監會向康得新下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一場精心策劃的百億元級財務造假大案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當年1月,看似“不差錢”康得新被爆出15億元短期融資券違約,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并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2019年7月,證監會向公司及相關責任人發出行政處罰事先通知書,揭開了公司長達4年的財務造假內幕。經查明,康得新通過虛構銷售業務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并通過虛構采購、生產、研發費用、產品運輸費用方式虛增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導致2015-2018年分別虛增利潤總額23.81億元、30.89億元、39.74億元、24.77億元,累計達119億元。
今年年初,證監會官網公布2024年首份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對象為康得新財務造假案涉及的中介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及相關責任人員。據處罰決定書,康得新2015年至2017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增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虛假記載行為,而瑞華所在提供審計服務期間均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此外,瑞華所還存在審批風險評估、審計財務報表時未勤勉盡責等問題,因而被證監會責令改正,并合計罰沒1783萬元。
退市重整之后的康得新始終未能走出經營泥淖。據其在上海清算所披露的2023年年度報告,公司當年度實現營業收入95.47萬元,同比降低26.25%;歸母凈利潤為-4536.6萬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資產總計11.81億元,負債總計則高達131.18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證券時報e公司、公開信息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5742802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