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9 21:20:09
◎杭州作為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積極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新路徑,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南京銀行杭州分行副行長高琦俊表示,該行對科技型企業評價體系從“看過去”轉變為“看未來”,注重企業的成長性和行業前景。
每經記者 李玉雯 每經編輯 張益銘
在民營經濟大省浙江,百業興旺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提供了肥沃土壤,眾多新興產業集群匯聚于此,孕育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省會杭州自2022年獲批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來,更是積極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新路徑、新機制,讓一顆顆科技創新的種子得到更多金融活水的滋養,助推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在杭州調研時了解到,輕資產、高投入、高風險是不少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共性特點,亦是獲取銀行融資的掣肘,企業呼吁銀行的服務能夠往“前”再探索一步。在此背景下,銀行的經營邏輯也在發生改變,南京銀行杭州分行副行長高琦俊告訴記者,該行對于科技型企業的評價體系從“看過去的財報”轉變為“看未來的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此前鼓勵可適度提高對科技企業不良貸款的容忍度,以調動銀行敢貸、愿貸的積極性。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銀行對于科技企業貸款的不良管控目標確有放寬,但就目前來看,科技信貸資產質量往往優于平均水平。究其根本,在這種“看未來”模式的背后,是銀行更為嚴謹的風控標準以及更懂行業的專家隊伍。
對于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初創期、成長前期的階段往往是企業成長最為關鍵、資金需求最為急迫、但金融服務較難得到充分滿足的階段。杭州宇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宇泛智能”)財務總監林維強對此深有感觸。
成立于2014年的宇泛智能,是一家圍繞人臉識別技術,致力于物聯網智能視覺解決方案和相關產品研發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最新估值超過20億元。據林維強回憶,2018年企業開始尋求銀行信貸資金支持,彼時企業正處于研發階段,銷售費用、研發費用投入較大,雖然銷售增長較快,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同時,企業缺乏抵押物,且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搶占市場對企業而言也是一大考驗,這些因素導致企業尋求銀行信貸時頻頻受阻。
宇泛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的產品展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玉雯 攝
2019年初,南京銀行杭州分行在對宇泛智能盡調時發現,雖然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況,但已有一定研發成果,且已引入不乏知名風投在內的多輪風投,基于對企業未來發展的看好,于是為其制定了綜合授信方案,一部分額度走風險池業務,另配置一部分信用額度,既保證了企業對授信額度的需求,又能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我們開始接觸銀行等金融機構時,還是比較曲折的。按照傳統風控模式,我們很難拿到銀行資金。”林維強感慨道,“南京銀行是第一家給我們授信的銀行,當時來看是挺有魄力的。”
記者調研了解到,這種“魄力”的背后是銀行針對科技型企業經營邏輯的轉變。高琦俊將這種轉變解釋為,從“基本看過去”轉向“主要看未來”,從“基本看財務報表”轉向“主要看團隊產品”,從“基本看抵押擔保”轉向“主要看經營現金流”。
在此基礎上,銀行的科技金融服務得以再向“前”一步,從傳統關注成熟期企業轉而聚焦更多初創期企業。高琦俊向記者舉例南京銀行杭州分行的實踐經驗,以客戶所屬行業為核心判斷標準,不設置銷售規模和利潤指標,如此使得研發期企業甚至虧損企業也能獲得融資。
此外,在業內對于如何打通科技企業融資“最初一公里”的諸多討論中,股債聯動是頗受關注的方式之一。記者了解到,南京銀行聯合股權投資子公司自2015年起推出“小股權+大債權”投貸聯動業務,以合作的外部投資機構投資企業不超過3%的股權為紐帶,南京銀行配套大債權支持,這樣既不會過分稀釋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股權,同時千萬級別的大額授信支持也能夠解決一大批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難題。
機器轟鳴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對螺絲、螺母、平墊等緊固件產品進行成型、搓絲、研磨鋅等作業,叉車來回移動運輸物料,吊車自動抓取,自動線自動搬運,整個生產流程智能而高效。這里是奧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奧展實業”)的航空生產基地,公司主要從事各類高品質精密不銹鋼、特殊不銹鋼等各類緊固零件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當前不銹鋼緊固件全國銷量排名第一,年產值約40億元。
從第一顆奧峰牌不銹鋼外六角螺栓和六角螺母的誕生,到被評為杭州市、浙江省名牌產品,再到如今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奧展實業一路走來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扶持。2020年初,奧展實業計劃新建奧展航空生產基地,總投資超10億元。
奧展航空生產基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玉雯 攝
“產能快速提升的同時,我們的資金需求也在加大,傳統抵押擔保的授信方式不足以支持企業發展。”奧展實業執行董事、常務副總經理陳雙介紹,當年公司完成了首輪外部融資,投資方旗下擔保公司提供了5000萬元融資擔保。
在此契機下,南京銀行杭州分行也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添了“一把火”,首輪授信5000萬元,這也是奧展實業獲得的首筆銀行信用貸款,有效解決了企業在產能提升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壓力,助力企業在不銹鋼緊固件專業領域的領先地位進一步提升。
“我們看企業‘未來’是有多個維度,對于所處不同階段的企業關注重點也有所不同。”南京銀行杭州分行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張素文向記者進一步解釋,“比如當企業處于雛形階段甚至尚未有產品時,我們會更關注人的因素,即創業團隊的背景;企業成長初期有了產品后,我們會關注下游訂單情況;當企業達到擴產階段,我們會更加關注企業的投產、現金流等情況。企業的‘未來’體現在它的股東、團隊、訂單、現金流等方方面面,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評判維度。”
記者從南京銀行杭州分行了解到,該行正在探索適合科技型企業特性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制定了“雛鷹計劃”“成長計劃”“騰飛計劃”,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
商業銀行的本質是經營風險,為了讓銀行敢貸、愿貸,監管曾多次提及鼓勵銀行可適度提高對科技企業不良貸款的容忍度。
今年初,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通知》,其中提及,小微型科技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可較各項貸款不良率提高不超過3個百分點,鼓勵銀行機構結合實際細化制定工作方案,適當提高大、中型科技型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銀行對于科技企業貸款的不良管控目標確有放寬,但就目前來看,科技信貸資產質量往往優于平均水平。以南京銀行杭州分行為例,張素文告訴記者,該行在下達經營單位年度不良管控目標時,給予科技金融業務高于傳統小微企業的風險容忍度,而該行科技貸款的實際不良率僅為0.73%。
事實上,隨著銀行對于科技型企業的評價體系從“看過去的財報”轉變為“看未來的成長”,意味著銀行人需要突破科技企業產品、行業的技術壁壘,真正看懂科技型企業的價值與潛力,這無疑對銀行團隊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張素文對記者表示,該行正在培養專業專注的學習型營銷隊伍、“行研之鷹”隊伍和審批專家隊伍,以更好滿足服務科技創新的專業要求。“銀行機構迫切需要懂技術、懂業務、懂客戶的復合型人才,打造能與科技企業同頻對話的專家型隊伍是當前科技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張素文感慨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