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20 08:29:05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報道,10月18日,中國船舶滬東中華造船聯合中船貿易與全球最大獨立集裝箱船租賃船東加拿大Seaspan(西斯班)公司,在上海簽訂6艘自主研發的13600箱大型集裝箱船建造合同,并以人民幣結算,這是今年我國集裝箱船型最大一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造船訂單。
本次簽約的13600箱大型集裝箱船是一艘由中國船舶滬東中華自主研發設計的一款綠色環保型集裝箱船,總長約336米,型寬51米,最大可以裝載14132個標準集裝箱,并提供2000個冷藏箱位。設計上采用最新環保理念,裝備脫硫塔和節能裝置,可滿足船東后續綠色燃料改裝需求,保證低能耗、高航速與綠色環保性能。
值得關注的是,這批訂單是滬東中華今年承接的第3批共計15艘大型集裝箱船訂單,是首次以人民幣結算,也是今年我國集裝箱船型最大一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造船訂單,這對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采用人民幣結算,也將有助于船企減少匯兌風險,增強盈利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也有利于船東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貿易效率。
據了解,本次簽約的系列船計劃于2026年至2028年間陸續完工交付。目前,滬東中華造船手持民船訂單全部為綠色環保和高附加值船型,部分生產條線的計劃已排至2030年之后。
近來,人民幣跨境結算交易不斷取得新進展。
中國飛機租賃集團向印度尼西亞翎亞航空交付的第三架國產噴氣式ARJ21飛機于5月31日傍晚抵達印尼首都雅加達。這是國產飛機的首單人民幣跨境結算交易。
貨幣在跨境貿易中的廣泛使用是貨幣國際化的重要基礎。
另據新華社報道,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穩步增長。2024年1月至8月,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41.6萬億元,同比增長21.1%。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4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貨物貿易收付中人民幣結算占比不斷提高。2023年,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金額的比例為24.8%,2024年1月至8月,該比例升至26.5%。
在服務貿易方面,2024年1月至8月,我國服務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1.2萬億元,同比增長22.3%;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金額的比例為31.8%。
報告還顯示,今年以來,人民幣投融資貨幣功能進一步強化,境外投資者持續買入我國債券。截至2024年8月末,境外投資者持倉規模約4.6萬億元,占境內債券托管總量的2.7%,較2023年末上升0.3個百分點。
此外,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也取得了新進展。報告顯示,今年前8個月,主要大宗商品貿易人民幣跨境結算金額合計為1.5萬億元,同比增長22.7%。目前,我國已上市原油、鐵礦石等24個國際化期貨和期權產品,引入境外交易者,為大宗商品交易人民幣計價結算提供定價基準。
國際資金清算系統(SWIFT)數據顯示,今年6月,人民幣再次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占比達5.99%。自2023年下半年起,這是人民幣第三次超越歐元,前兩次分別是去年9月、11月。
據證券時報報道,“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提速,越來越多區域貿易以人民幣結算,人民幣作為第四大國際支付貨幣于今年7月占比達4.74%,由此帶來更多的人民幣融資需求。”渣打集團中國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業務全球主管吳雅思說。
吳雅思認為,隨著全球新興經濟體崛起,減少美元依賴的貨幣多極化可能成為長期趨勢,這一趨勢的背后是全球經濟力量的重新分配。多極化貨幣體系有助于降低單一貨幣霸權帶來的風險,增強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證券時報
封面圖片來源:張云(山西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