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相互交織 金融機構需要從全生命周期管理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27 16:26:46

          ◎程杰認為,金融機構在開展生物多樣性相關投資時,需要從全生命周期角度進行風險分析和管理。

          ◎在冷斐看來,企業需要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社會責任,其次是全面開展意識提升,包括提升企業和金融機構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

          每經記者|黃宗彥    每經編輯|梁梟    

          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是全球兩大熱點和難點環境問題。而隨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5)成功舉辦,生物多樣性以及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協同的議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學術界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和觀點認為,生物多樣性議題需要協同氣候變化議題,才能實現最大的環境效益。

          9月22日,由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主辦、北京銀行支持、每日經濟新聞提供媒體支持的“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2024年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在主題為“生物多樣性金融的國際經驗及中國實踐”的分論壇上,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施懿宸擔任主持人,人民銀行云南省分行金融研究處處長李琰、易方達基金ESG研究負責人程杰、中建國際有限公司企業策劃部負責人田金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生物多樣性金融項目(UNDP BIOFIN)國家協調員冷斐以及聯想集團標準與環境事務總監劉微等多位嘉賓分別就生物多樣性議題的重要性、企業跟金融機構該如何應對生物多樣性兩大話題展開討論。

          生物多樣性與金融穩定緊密相關

          生物多樣性金融的國際經驗及中國實踐是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一個重要議題,它關乎地球生態系統的健康和人類福祉的長遠保障。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人們逐步認識到,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不僅威脅到自然生態平衡,也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構成了挑戰。具體來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李琰表示,生物多樣性與金融穩定緊密相關,因為生物多樣性的損失與氣候變化風險相互交織,影響自然調節功能,加劇氣候溫度上升,反之亦然。世界經濟論壇已將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列為未來十年對人類最大的挑戰。全球GDP的50%依賴于自然及其服務,與生物多樣性直接相關,若全球氣溫上升1.5度,全球不少地區生物多樣性將損失50%,若上升3度,全球更多地區損失將大于75%。這不僅帶來生態安全問題,還可能對金融體系和宏觀經濟產生沖擊,甚至引發社會和政治風險。

          冷斐表示,UNDP(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推動的生物多樣性金融倡議,不僅限于融資,還包括資金和資產的管理,包括調整對生物多樣性有害的資金資源,避免未來不必要的支出,以及提高使用效率,強調需要多部門多利益相關方參與和系統性改革。核心目標是實現生物多樣性的真正改善和當地社區的受益,降低風險并推動可持續發展。國際上,生物多樣性金融(BIOFIN)已在132個國家開展工作,中國可借鑒國際經驗,結合自身情況,走出一條適合中國自己的生物多樣性金融發展之路。

          將生物多樣性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和金融機構風險管理

          當前,生物多樣性保護還面臨一系列的挑戰,比如生物多樣性金融基礎設施不足,數據獲取困難、缺乏統一的評估標準、保護資金不足、政策法規支持不夠、公眾意識有待提升等。不過,值得欣喜的是,在信息披露方面,已有不少國際組織如TNFD(基于自然的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和GRI(全球報告倡議組織)推動披露準則,指導實踐。同時,我國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和第三方機構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

          據李琰透露,云南省已經出臺了一些政策,如綠色金融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金融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指引。在實踐中,云南省嘗試在貸款分類統計中加入生物多樣性金融貸款的統計口徑,并探索將生物多樣性內容加入金融機構的環境信息披露中。同時,云南省強調在推動生物多樣性金融工作中,需要加強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能力建設,提升基層金融工作人員對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轉變業務發展理念,加強生物多樣性金融方法學習和創新,確保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程杰認為,金融機構在開展生物多樣性相關投資時,需要從全生命周期角度進行風險分析和管理。在投資決策前,對金融機構與生物多樣性風險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明確風險如何通過底層資產傳遞,并利用數據庫評估底層資產的生物多樣性風險。在投資過程中,有意識地應用風險管理策略。在投后管理過程中,通過履行盡責管理義務,將風險管理的意識和長期價值創造的理念傳遞給企業,與企業共同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

          田金光從企業實踐出發表示,首先要尊重項目所在地的文化和法律法規。如公司在斯里蘭卡的環評過程必須有公眾參與;其次,從建筑項目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出發,從設計到施工階段均融入生物多樣性保護機制和技術,按照國際標準進行檢測和修復;最后,公司層面建立專業的風險評估體系,以完善組織管理和財務績效的風險評估,確保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公司戰略緊密結合。

          在冷斐看來,企業需要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社會責任,其次是全面開展意識提升,包括提升企業和金融機構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同時,對運用公共財政資金開展生物多樣性工作的機構和組織,需要向企業和金融機構學習,引進和提升投資回報率(ROI)的理念和認識,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效開展生物多樣性工作。

          劉微介紹,聯想集團這樣的科技制造企業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做法可以概括為“一減一增”。“一減”是指企業要減少自身生產運營、產品服務及價值鏈上下游對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的影響,將生物多樣性指標融入供應鏈ESG管理。“一增”則是指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創造新生態價值。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5901787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生物多樣性 ESG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限制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 | 综合国产精品私拍国产在线 | 在线的中文字幕Av | 亚洲国产区中文 | 日本精油按摩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