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被“困”在智能手表里的兒童

          天府新視界 2024-09-13 09:55:18

          圖片
          開學季,兒童智能手表總能列入開學熱賣榜。這些年來,從“能打電話的手表”,到能拍照、玩游戲、看視頻的“超級手表”,兒童電話手表儼然變成了一部手腕上的智能手機,成為“小孩哥”“小孩姐”的“潮流單品”。


          然而,當兒童手表“智能升級”時,內容篩選卻良莠不齊。8月下旬以來,360兒童電話手表、小天才兒童電話手表、米兔兒童電話手表接連被曝出回答用戶問題時,給出罔顧事實、價值觀雷人的答案。盡管8月22日、30日、31日,相關手表生產商和軟件APP供應方先后發聲,但他們的回應也都強調某種“無辜”:離譜答案并非有意設置,而是信息抓取有誤。


          兒童心智不成熟,給孩子用的智能產品頻出事實差錯、價值觀謬誤,難道一句“技術無罪”即可不了了之?

           

          圖片

           

          這些年,兒童智能手表在即時通信和守護孩子安全方面,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曾幾何時,智能手表比拼起了配置與功能,遇同齡人,“碰一碰,加好友”;放假在家,聽音樂、看視頻“一表俱全”……熱衷做“智能加法”的兒童電子產品,悄然落入“智能陷阱”。

           

          比如,過度放大社交、娛樂屬性,功能遠超實際需求。智能手表內置短視頻、聊天通信、錢包支付等小程序,可以點贊、刷步數、彈射拍照、打游戲,功能繁多、趣味性強是好事,但是過度放大社交和娛樂屬性,功能遠遠超過“守護兒童安全”的需求,難免產生副作用。例如,一些沒必要的社交功能,已經讓不少兒童沉迷“表圈”,陷入危險而不自知。


          比如,配置華而不實,內容質量卻令人擔憂。市場上,智能手表的價格從300元到2000多元不等,價格差異很大,但設置的學習內容卻相差無幾,甚至不少軟件還出現黃色、暴力等內容。“嫁接”了AI概念的兒童智能產品,成了孩子身邊的“移動小百科”,但“百科”泥沙俱下、放任謬誤信息,對辨別能力差的少年兒童而言,真乃實打實“毀三觀”。

           

          圖片

           

          兒童智能手表賽道,為何沉迷智能化升級?這不得不從兒童智能手表的白熱化競爭說起。

           

          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在中國大約每3個小孩當中就有1個有智能手表。澎湃的消費熱情吸引了大批玩家爭相布局兒童智能手表板塊。其中,既有科技大廠小米、華為,也有學生智能老品牌小天才、小霸王、讀書郎,以及跨界品牌迪士尼、創維和360等。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商戰“各顯神通”。

           

          “人無我有”,樹立社交壁壘。兒童智能手表誕生之初,是為了滿足兒童即時通信和安全定位需求。但“碰一碰”這種功能出現以后,越來越多業內人士認為手表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社交。升級迭代中,各品牌玩轉社交功能,不僅品牌間有“社交壁壘”,甚至同品牌不同價位的產品,也設置壁壘。如低端型號不能進群聊,由此引誘擔心被社交孤立的孩子們“硬上”高配手表。


          “人有我優”,挖掘黏附機制。社交、娛樂、攀比心態等附加的東西,遠比基礎功能有“黏性”。為此,產品開發者挖空心思設計讓孩子們上癮的釣魚式黏附機制。比如,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就有家長投訴,兒童手表里的夢想莊園、悟空學院、趣味農場等軟件誘導消費,指出它們打著數學語文課程的幌子,實則是游戲。  


          短期看,這些“商戰”拿捏“人性的弱點”,“卷”一些更容易賺錢的配置,顯然更具有“性價比”。然而,小小表盤可以承載品牌的野心,但也不能忘卻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心。

           

          圖片

           

          早在電子產品誕生之時,尼爾·波茲曼的傳播學著作《童年的消逝》就預言了這樣的一天:技術進步,讓包括沖突、戰爭、性愛、暴力的成人世界信息也能在兒童間共享,“童年”逐漸消逝。


          然而,消逝的童年帶來的“早熟”,是一種“偽早熟”,若放任各類軟件泥沙俱下,甚至以“電子可卡因”圍獵兒童,會對他們的成長和價值觀的形成帶來不可逆的負面影響。


          技術可以“中立”,開發者不能是非不分。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規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軟件、專門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終端產品應當具有有效識別違法信息和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權益、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便于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等功能。


          現在有法可依,品牌必須要守法。目前市面上不少品牌開始在產品中搭載防沉迷系統,這只是萬里征程第一步,針對未成年人的智能終端產品服務供應商,還應想辦法更新技術標準,扛起應盡義務。


          配置可以加分,內容管理不能減分。本就是被買來當“安全小衛士”“學習小助手”的兒童智能手表,干凈的高質量內容,才應該是其未來的核心競爭力。360兒童電話手表、小天才兒童電話手表、米兔兒童電話手表在內容篩選上出問題,提醒各大廠商在比拼技術時,勿忘“內容為王”。


          品牌加強監管,家長也別忘責任。篩選優質內容是品牌應盡職責,絕不能扔給算法了事。但同時,家長、學校仍是價值引導不可或缺的角色。比起買買買,家長和學校更應攜手幫助孩子走出沉迷困境,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在運動中,在現實真誠的溝通中懂得:技術是手段而非目的,掌握知識、擁抱真實生活,遠比五花八門的虛假社交有意思。


          圖片



          撰文/劉志杰 范吳瑕 編輯/郭書瓊 責編/謝夢 審核/姜明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成aⅴ人网站 | 亚洲免费国产综合网免费观看 | 亚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