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2024-08-29 09:56:36
經濟日報記者 劉暢
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將于9月1日在四川宜賓舉行,宜賓已連續3年承辦該會議,動力電池產業在當地的分量可見一斑。今年上半年,宜賓實現動力電池產量52.8千兆瓦時、增長36.2%,產值458.6億元、增長4.1%。很難想象,2020年,宜賓動力電池產業集群規上工業總產值還不到20億元,到2023年底,這一數據已突破1000億元。宜賓正在加快打造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已初步構建起從原材料、組件到整車,再到電池回收的“1+N”動力電池綠色閉環全產業鏈生態圈,已成為全國動力電池產業鏈最全、配套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動力電池產業是宜賓重點打造的四大千億元級產業集群之一。”宜賓市委副書記、市長廖文彬介紹,近年來,宜賓堅持以會展集聚帶動產業集聚,努力以“一流的朋友圈”構建“一流的產業生態圈”。
從“朋友圈”到“生態圈”,和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宜賓密不可分。作為寧德時代在西南地區的重要布局,其在宜賓規劃動力電池項目10期,目前7個項目已建成投運。
“我們跟隨四川時代落戶宜賓,公司的主要產品是鋰電池結構部件,近80%的產品銷售給四川時代。”宜賓長盈精密科技技術有限公司高級經理劉淵說,2023年企業實現產值6.7億元,同比增長96.9%,當前二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預計建成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36億元。
長盈精密所在的三江新區是宜賓動力電池產業布局核心區,這里貢獻了全市動力電池超八成的產值,產業集聚效應十分明顯。三江新區東部產業園能源港是全國首座集光伏發電、儲能應用、充換電、低碳交通換乘于一體的花園式國際化能源港。3號重卡換電站內,一輛輛完成換電的電動重卡整裝待發。“高峰時段,換電站日均為168輛電動重卡提供服務,換電時長約為5分鐘,按照平均電價計算,一輛渣土車每公里可以節約近50%能耗成本。”三江集團宜賓宜行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偉告訴記者。
宜賓堅持把創新作為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目前累計建成7個動力電池省級以上創新平臺,擁有18家高新技術企業、9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四川率先實施以企業為主體的“揭榜掛帥”行動,其中動力電池領域項目7個、榜單金額超5500萬元,攻克正負極材料、電池系統、電驅動總成等一批核心技術,申請專利20余項。
走進四川省中車鐵投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氫能源智軌電車車廂,藍白相間的內飾給人十分清爽的感覺。這是國內首列氫能源智軌電車,是我國自主研發、全球首創的新型綠色智能軌道交通工具。“傳統智軌電車充一次電可以行駛160多公里,氫能源智軌電車加氫一次可以行駛200余公里,這輛車還具有能源轉化效率高、加氫速度快等優勢。”四川省中車鐵投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宗友介紹,中車鐵投公司目前已建成5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和10萬平方米的試驗場地,具備100列/年智軌電車的生產、試驗和維修保養能力。
今年以來,四川動力電池產業依然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已構建起以宜賓為主要承載地,遂寧、成都、眉山等地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今年上半年,四川生產動力電池達到64.6千兆瓦時,同比增長56.4%,產量約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翟剛介紹,目前四川已聚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過200家,形成了從鋰礦資源開發、上游材料到電池組件生產、電池回收利用的全產業鏈完整體系。
來源:經濟日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