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 2024-08-16 21:16:44
川觀新聞記者 陳秋吉 攝影報道
8月15日,2024年全國生態日四川省主場活動在巴中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旨在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廣大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挖掘提升生態經濟價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在推進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方面,四川碳市場累計成交超3800萬噸,按可比口徑居全國第四位。
2024年全國生態日四川省主場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活動現場,省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四川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展報告》,圍繞產業結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交通運輸結構、城鄉綠色發展、生態系統碳匯、綠色低碳政策體系、綠色低碳全民行動7個方面,展現出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經驗做法與獲得成效。
作為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四川肩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責任。近年來,四川堅定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進一步樹牢上游意識、強化上游擔當,不斷提升巴山蜀水顏值、生態產品價值和人居環境品質。
具體成效如何?現場公布的一組數據可窺見一二——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電力總裝機1.33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9745萬千瓦,累計實現替代電量1026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950萬噸,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39%左右,高于全國約20個百分點。
數據的背后,有哪些經驗做法?記者梳理發現,四川通過實施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大力發展晶硅光伏、動力電池等綠色低碳優勢產業,2023年六大優勢產業、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6%、11.9%,產業結構持續實現優化升級。同時,加快建設“三江”水電基地,大力開發風光新能源資源,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穩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當前,四川深入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新增或更新公交車全部為新能源車輛。”活動現場,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曾義平介紹說,目前全省公交車總量達到3.5萬輛,累計開行公交線路3603條。還通過加快公路充換電設施建設,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全覆蓋。
綠色轉型,探索不止。在城鄉綠色發展方面,四川出臺全國首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地方標準,全省公園綠地面積超6萬公頃,綠道建設超9000公里,累計創建綠色社區3733個、占城市社區總數的79%。在綠色低碳全民行動方面,通過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鼓勵實施社會活動碳中和,目前已累計建成節約型機關1.2萬余家,開展各類碳中和活動7600余次。
值得一提的是,省林草局、生態環境廳也在8月15日聯合印發了《四川省林草碳普惠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范林草碳普惠項目注冊、登記和交易,加快推動林草碳普惠項目減排量交易實現。同時,25個省級碳匯項目開發試點單位全面完成林草碳儲量監測和碳匯潛力評估,建立川中柏木林集約經營、大熊貓國家公園非煤礦生態修復等12個固碳增匯示范樣板基地。據介紹,“十四五”以來,省級財政統籌安排資金超160億元,支持綠色產業發展、林草保護修復,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等。
活動上,來自巴中市、廣元市、成都市邛崍市、宜賓市興文縣的參會代表分別就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工作及試點工作進行交流發言,來自巴中市南江縣、遂寧市射洪市的參會代表就美麗四川建設先行縣進行交流發言。會前,與會人員還集體調研了巴中“生態+”模式發展情況。
來源:川觀新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