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16 00:05:42
每經編輯 張錦河
據央視新聞,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14日發表的文章稱,“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由烏克蘭策劃。文章稱,2022年5月,一些烏克蘭高級軍官和商界人士聚集在一起,有人提出了摧毀“北溪”管道的計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最初批準了這一計劃。但后來,美國中央情報局得知此事并要求撤銷計劃,澤連斯基聽從了美方要求,下令停止。但時任烏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仍然繼續推進了這次行動。
同樣在14日,德國多家媒體報道,針對“北溪”天然氣管道遭破壞事件,德國檢方近期對一名烏克蘭嫌疑人發出逮捕令。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8日,北溪2號發生泄漏。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新華社,德新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媒體報道,波蘭檢察機關14日確認,波蘭收到過德國發來的“歐洲逮捕令”,要求波方協助抓捕一名涉嫌于2022年參與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的烏克蘭公民,但此人目前已不在波蘭境內。
按照波蘭檢察機關發言人安娜·阿達米亞克的說法,德國相關機構6月向波蘭首都華沙的地區檢察機關發過“歐洲逮捕令”,涉及德國處理該烏克蘭籍嫌疑人所涉案件的相關程序。那名嫌疑人已知最后行蹤是7月從烏克蘭入境波蘭,但波方搜查其住所時并未尋獲此人。
按照波蘭法律,檢察機關未披露嫌疑人全名,僅稱他為“弗拉基米爾·Z”。“最終,弗拉基米爾·Z沒有被拘捕,因為他在7月初越過波蘭與烏克蘭邊界,離開波蘭領土。”阿達米亞克在電子郵件中這樣回復媒體記者。
德國《世界報》本月6日報道稱,該媒體從德國調查人員那里了解到,一個烏克蘭組織在2014年就在策劃襲擊波羅的海海底的兩條北溪管道。當時,北溪一線已經運行了兩年多,北溪二線正在規劃中。
報道稱,德方調查的重點是一艘被租用的帆船。這艘帆船在襲擊發生時出現在相關海域,其6名船員在襲擊發生前后都曾在烏克蘭逗留。一名熟悉調查情況的官員稱,目前出現的新證據愈發讓人懷疑,是這些船員實施了對管道的襲擊。有德國專家擔心,調查要么不會取得任何結果,要么就會出于所謂國家安全原因不公布結果。同時,若調查證實是烏方人士策劃了襲擊事件,德國支持烏克蘭的態度可能發生動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