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13 12:55:17
每經編輯|王月龍
據紅星新聞,8月11日晚,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山東臨沂郯城縣李莊鎮有人持弓箭四處亂射,致多名受害者中箭受傷。據網傳視頻顯示,在某醫院急診科內,有多名患者上身中箭送醫救治,另還有汽車也被箭射中。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8月12日,山東臨沂市郯城縣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2024年8月11日17時許,該局接到群眾報警,稱在郯城縣李莊鎮,一男子手持弓箭傷人。接警后,該局立即組織警力趕赴現場處置,將嫌疑人畢某某(男,29歲,郯城縣李莊鎮人)現場控制抓獲;兩名受傷人員及時送醫救治,無生命危險。經查,畢某某認為隔壁修車鋪安裝的監控對其生活有影響,心生不滿,遂對來修車的人員實施傷人行為。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事件引發網友關注和熱議,“這種弓弩為何有這么大的殺傷力?”“有關部門不管控嗎?”針對網友的疑惑,橙柿互動記者采訪了多位杭州資深的射箭運動人士。
“從這個事件現場的視頻來看,嫌疑人使用的作案工具,應該是一架狩獵復合弓,但不是弩。”杭州六藝射箭俱樂部負責人童犇表示。
童犇稱,弓和弩還是有區別的。弓箭有四大類弓種:反曲弓、光弓、傳統弓,復合弓。目前,國家暫時沒有明令禁止弓箭使用。但如果是弩的話,國家是一定管控的。
比如復合弓,早期有關部門曾經是管控的,但現在,網上都可以買,也不用什么認證。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公安部官網就“關于新型復合弓合法購買使用的問題”咨詢的回復中提及,“復合弓與傳統弓是通過人力發射的,它們與弩在擊發方式上有所不同,不屬于管制器具”。
童犇分析認為:從現場傳出的視頻和圖片來看,有受害者被射傷了,可能是穿透型的傷勢。初步估算,嫌疑人所使用的復合弓,磅數應該在50磅以上。
雖然威力大,但這種弓操作比較簡單,新手練習兩到三天,基本上就可以上手了。拉開上手也不費大力氣,因為它設計有省力比,比如拉開那一瞬間是50磅,但雙手拉弓靠到指定位置的時候,只需要20磅左右。
童犇介紹說,古代打仗用的箭矢,箭頭比較重,確實是用的拋物線方式發射。這和古代弓箭的用材有關,那時候的弓,基本上是用木頭和竹制做的。
而現代弓的材料很高科技,比如采用碳纖維材料,效能會更高,威力更強大,發射起來幾乎不用拋物線方式。“關于箭頭呢,我感覺嫌疑人用的可能不是狩獵箭頭,應該是競技箭頭,這種箭頭具有貫穿性的。如果是狩獵箭頭,會有血槽設計,還有用來破壞外皮的倒鉤。”
海報新聞曾報道,2022年6月,西安消防接群眾報警稱,西京醫院一患者因弓箭插入臉部需協助處置。金花北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員達到現場后發現,傷者為一名女性,其左眼下方插有一支弓箭,弓箭在其面部造成貫穿傷。
金花北路消防人員到場后與醫護人員溝通得知,一名六十多歲的女士左眼下方被弓箭射穿,弓箭長八十厘米,直徑約一厘米,因弓箭太長無法對傷者進行CT檢查,且醫院沒有工具可以剪切,需消防人員協助。據了解,一名消防救援人員利用鉗子將弓箭固定,另一名消防救援人員利用斷線鉗將弓箭剪斷。
該女子是在小區散步時被射中,射箭男子也嚇得一時沒反應過來。事發當晚,轄區警方就已經介入,經調查,男子今年40歲左右,為小區租住戶,在網上購買的反曲弓弓箭是鍛煉器械,不屬于管制類器械。事發后該男子非常后悔,并承擔了傷者的醫療費。隨后,男子因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已被刑拘。
據瀟湘晨報,在某電商平臺搜索復合弓、反曲弓,均搜索到不少商家在售賣,一位售賣反曲弓的店主表示,“弓箭不屬于違禁品,是可以進行銷售和購買的,購買后需要正常合法使用。”另一位復合弓商家也表示“合法”。
電商平臺截圖
一位復合弓愛好者兼銷售商鄒先生表示,“弓和弩其實是兩個概念,復合弓是國家認可的一個體育器材,這個器材本身是合法合規的,弩的話是國家明列管制的。”
對于合法弓類的使用規范,鄒先生表示,“首先弓箭器材準則是箭頭不對人,射箭場地要安全可靠,不可以在公共場合使用,去大街上用是肯定不行的,這也是我們作為銷售方一定會和客戶溝通說明的。”
鄒先生認為,“復合弓、反曲弓也有一定殺傷力,木質反曲弓可以有三四十磅,合金的差不多能到五十五磅,復合弓的磅數可以更大,磅數越重弓拉力越大,射擊力越強,如果射向人也可能造成新聞里呈現的那種傷害,但是不能因為殺傷力就將問題歸結到合法器材上,像每個城市都有專業的射箭館,他們都是在安全范圍下去操作的,銷售弓箭器材的行業也是很成熟的行業了。”
編輯|王月龍?杜恒峰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紅星新聞、公開信息、橙柿互動、海報新聞、瀟湘晨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