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中部四省會,再次“牽手”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9 22:59:07

          為什么是武漢、長沙、合肥、南昌

          每經記者 楊歡    每經編輯 劉艷美    

          Moncabulld1722248624391.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609949

          據長沙當地媒體報道,7月29日上午,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十屆商會在長沙召開。會上,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省會城市常務副市長和十二個觀察員城市代表團團長共同簽署《長江中游城市群2024年重點合作事項》,四省會城市市委書記、市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協調發展司領導見證并合影。

          據了解,為深度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加快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深化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省會城市合作,輻射帶動相鄰觀察員城市加速發展,合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根據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滾動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制定2024年重點合作事項。重點合作事項包括交通互通類、科技合作類、產業發展類、市場一體化類、生態環保類、民生服務類六大類,進一步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解讀:今年是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提出20周年。3月召開的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強調,要在更高起點上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

          長江中游城市群作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出臺后,國家批復的第一個跨區域城市群,一直被寄予厚望——

          2022年發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中,其被定位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鞏固“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的重點區域。

          目標是到2025年,協同發展要取得實質性進展,經濟總量占全國比重進一步提升,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不過上述實施方案當中也指出,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還面臨不少突出問題,主要是省際協商協作機制不健全,一體化發展水平偏低;中心城市對周邊輻射帶動不足,次級城市發展相對緩慢;關鍵技術攻關和創新成果轉化能力不強,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偏少等。

          從時間線上看,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間加強協作的意識早已有之。早在2013年2月,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首屆會商會在武漢召開,并堅持每年一屆,由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個省會城市輪流主辦。

          時至今日,4省會城市已經先后簽署了《武漢共識》《長沙宣言》《合肥綱要》《南昌行動》《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劃》等重要合作協議文件。

          此次會商會則是以“攜手培育新質生產力,共推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重點圍繞交通互通、科技合作、產業發展、市場一體化、生態環保、民生服務以及警務等方面展開合作,鋪排60余項具體任務。

          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雖然四座省會城市的會商會是在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名義下進行,但實際上,在上述實施方案中,長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圍被圈定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里面所指代的“中心城市”主要指向了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則早已納入長三角,作為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

          合肥到底屬于長三角城市群還是長江中游城市群,時有討論。對此,合肥也早有回應。在首屆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會城市會商會期間,合肥方面就明確表示,“合肥具有雙重身份,既是長江中游城市群成員,同時也是‘長三角’成員”;“合肥要做到‘左顧右盼’‘左右逢源’,一方面要緊盯東部,一方面還要融入中部”。

          放在城市群整體來看,相對于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和成渝四大經濟“增長極”的“東西南北”區域優勢及其影響而言,長江中游城市群具備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中心樞紐作用,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需要有更大的作為。

          #動向

          江蘇出臺“限高令” 不得新建100米以上住宅

          近日,江蘇省《關于加強高層建筑規劃建設管控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當中提出,加強高層建筑高度管控。各地在編制城市中心地區、交通樞紐區、沿山濱水景觀地區、歷史風貌區、城市更新區等區域詳細規劃時,應分級分類因地制宜,明確具體地塊建筑高度、容積率等上限指標;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城市嚴格控制新建80米以上住宅。除臨江、臨湖、臨海及城市規劃特殊區域外,新建改善型住宅原則上不高于60米。

          甘肅—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

          7月29日,浙江、甘肅兩地聯動舉辦大會,兩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出席,共同為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重點工程——甘肅-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做開工動員。這是第四條落地浙江的“西電東送”工程,也是世界首條柔性直流特高壓輸電工程。該工程動態投資約353億元,線路全長約2370千米,輸送容量800萬千瓦,計劃于2026年投運。項目還在甘肅配套建設大型能源基地,屆時每年將有約360億千瓦時的電量送往浙江。

          安徽推動數字經濟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近日,安徽印發《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方案明確,將實施數字產業能級提升、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數字技術創新、數字治理能力突破、數字生態活力釋放、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六大攻堅行動。到2026年,安徽省數字經濟綜合實力、創新力、競爭力顯著提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一方陣。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520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黃河發生2024年第1號洪水

          受前期降雨影響,7月29日9時36分,位于青海興海縣的黃河上游干流唐乃亥水文站流量漲至2510立方米每秒,黃河發生2024年第1號洪水。水利部當日發布汛情通報,目前,唐乃亥水文站下游的龍羊峽水庫和劉家峽水庫水位均低于汛限水位,汛限水位以下庫容11.95億立方米。通過調度龍羊峽和劉家峽水庫有效攔蓄洪水,本次洪水過程不會對劉家峽水庫以下的蘭州等重要城市和重要堤防造成較大影響。

          #數讀

          首批15地入選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

          商務部7月29日公示擬確定15個地區作為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首批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將利用兩年時間在其主城區社區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全覆蓋。

          這15個試點地區為北京市東城區、北京市西城區、天津市濱海新區、河北省石家莊市、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江蘇省南京市、浙江省溫州市、山東省濟南市、河南省鶴壁市、湖北省武漢市、海南省三亞市、重慶市兩江新區、甘肅省蘭州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商務部同時公示了擬確定的60個地區作為全國第四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2021年以來,商務部等部門先后確定了三批共150個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截至2024年6月底,前三批150個全國試點地區已建設3946個便民生活圈,涉及商業網點88.82萬個,服務社區居民7676萬人。

          #放榜

          全國百強鎮名單揭曉 11省份“瓜分”綜合競爭力榜單

          7月27日,“2024鄉鎮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召開,會議由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指導,競爭力智庫、北京中新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主辦。會上發布了《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2024》,揭曉了2024中國百強鎮、中國中部百強鎮、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



           

          2024中國百強鎮、中國中部百強鎮、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

          2024中國百強鎮分布在全國11個省份。其中,江蘇百強鎮數量最多,達到40個,其次為廣東31個、浙江10個。在地級行政區劃單位中,江蘇蘇州市有23個鄉鎮進入中國百強鎮,是中國百強鎮數量最多的地級行政單位;在縣級行政區劃單位中,江蘇昆山市有8個鄉鎮進入中國百強鎮,是中國百強鎮數量最多的縣級行政單位。

          報告顯示,2024年百強鎮高質量發展呈現以下特征:一是人口吸附能力強勁,約七成人口凈流入;二是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專而精”“特而強”“新而優”;三是體制改革跑出加速度,制度優勢進一步釋放;四是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主要指標增速遠超全國;五是區域分布差距極大,強省強區孕育特色強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609949 據長沙當地媒體報道,7月29日上午,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十屆商會在長沙召開。會上,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省會城市常務副市長和十二個觀察員城市代表團團長共同簽署《長江中游城市群2024年重點合作事項》,四省會城市市委書記、市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協調發展司領導見證并合影。 據了解,為深度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加快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深化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省會城市合作,輻射帶動相鄰觀察員城市加速發展,合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根據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滾動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制定2024年重點合作事項。重點合作事項包括交通互通類、科技合作類、產業發展類、市場一體化類、生態環保類、民生服務類六大類,進一步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解讀:今年是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提出20周年。3月召開的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強調,要在更高起點上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 長江中游城市群作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出臺后,國家批復的第一個跨區域城市群,一直被寄予厚望—— 2022年發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中,其被定位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鞏固“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的重點區域。 目標是到2025年,協同發展要取得實質性進展,經濟總量占全國比重進一步提升,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不過上述實施方案當中也指出,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還面臨不少突出問題,主要是省際協商協作機制不健全,一體化發展水平偏低;中心城市對周邊輻射帶動不足,次級城市發展相對緩慢;關鍵技術攻關和創新成果轉化能力不強,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偏少等。 從時間線上看,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間加強協作的意識早已有之。早在2013年2月,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首屆會商會在武漢召開,并堅持每年一屆,由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個省會城市輪流主辦。 時至今日,4省會城市已經先后簽署了《武漢共識》《長沙宣言》《合肥綱要》《南昌行動》《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劃》等重要合作協議文件。 此次會商會則是以“攜手培育新質生產力,共推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重點圍繞交通互通、科技合作、產業發展、市場一體化、生態環保、民生服務以及警務等方面展開合作,鋪排60余項具體任務。 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雖然四座省會城市的會商會是在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名義下進行,但實際上,在上述實施方案中,長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圍被圈定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里面所指代的“中心城市”主要指向了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則早已納入長三角,作為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 合肥到底屬于長三角城市群還是長江中游城市群,時有討論。對此,合肥也早有回應。在首屆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會城市會商會期間,合肥方面就明確表示,“合肥具有雙重身份,既是長江中游城市群成員,同時也是‘長三角’成員”;“合肥要做到‘左顧右盼’‘左右逢源’,一方面要緊盯東部,一方面還要融入中部”。 放在城市群整體來看,相對于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和成渝四大經濟“增長極”的“東西南北”區域優勢及其影響而言,長江中游城市群具備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中心樞紐作用,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需要有更大的作為。 #動向 江蘇出臺“限高令” 不得新建100米以上住宅 近日,江蘇省《關于加強高層建筑規劃建設管控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當中提出,加強高層建筑高度管控。各地在編制城市中心地區、交通樞紐區、沿山濱水景觀地區、歷史風貌區、城市更新區等區域詳細規劃時,應分級分類因地制宜,明確具體地塊建筑高度、容積率等上限指標;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城市嚴格控制新建80米以上住宅。除臨江、臨湖、臨海及城市規劃特殊區域外,新建改善型住宅原則上不高于60米。 甘肅—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 7月29日,浙江、甘肅兩地聯動舉辦大會,兩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出席,共同為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重點工程——甘肅-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做開工動員。這是第四條落地浙江的“西電東送”工程,也是世界首條柔性直流特高壓輸電工程。該工程動態投資約353億元,線路全長約2370千米,輸送容量800萬千瓦,計劃于2026年投運。項目還在甘肅配套建設大型能源基地,屆時每年將有約360億千瓦時的電量送往浙江。 安徽推動數字經濟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近日,安徽印發《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方案明確,將實施數字產業能級提升、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數字技術創新、數字治理能力突破、數字生態活力釋放、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六大攻堅行動。到2026年,安徽省數字經濟綜合實力、創新力、競爭力顯著提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一方陣。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520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黃河發生2024年第1號洪水 受前期降雨影響,7月29日9時36分,位于青海興海縣的黃河上游干流唐乃亥水文站流量漲至2510立方米每秒,黃河發生2024年第1號洪水。水利部當日發布汛情通報,目前,唐乃亥水文站下游的龍羊峽水庫和劉家峽水庫水位均低于汛限水位,汛限水位以下庫容11.95億立方米。通過調度龍羊峽和劉家峽水庫有效攔蓄洪水,本次洪水過程不會對劉家峽水庫以下的蘭州等重要城市和重要堤防造成較大影響。 #數讀 首批15地入選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 商務部7月29日公示擬確定15個地區作為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首批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將利用兩年時間在其主城區社區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全覆蓋。 這15個試點地區為北京市東城區、北京市西城區、天津市濱海新區、河北省石家莊市、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江蘇省南京市、浙江省溫州市、山東省濟南市、河南省鶴壁市、湖北省武漢市、海南省三亞市、重慶市兩江新區、甘肅省蘭州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商務部同時公示了擬確定的60個地區作為全國第四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2021年以來,商務部等部門先后確定了三批共150個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截至2024年6月底,前三批150個全國試點地區已建設3946個便民生活圈,涉及商業網點88.82萬個,服務社區居民7676萬人。 #放榜 全國百強鎮名單揭曉 11省份“瓜分”綜合競爭力榜單 7月27日,“2024鄉鎮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召開,會議由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指導,競爭力智庫、北京中新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主辦。會上發布了《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2024》,揭曉了2024中國百強鎮、中國中部百強鎮、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 2024中國百強鎮、中國中部百強鎮、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 2024中國百強鎮分布在全國11個省份。其中,江蘇百強鎮數量最多,達到40個,其次為廣東31個、浙江10個。在地級行政區劃單位中,江蘇蘇州市有23個鄉鎮進入中國百強鎮,是中國百強鎮數量最多的地級行政單位;在縣級行政區劃單位中,江蘇昆山市有8個鄉鎮進入中國百強鎮,是中國百強鎮數量最多的縣級行政單位。 報告顯示,2024年百強鎮高質量發展呈現以下特征:一是人口吸附能力強勁,約七成人口凈流入;二是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專而精”“特而強”“新而優”;三是體制改革跑出加速度,制度優勢進一步釋放;四是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主要指標增速遠超全國;五是區域分布差距極大,強省強區孕育特色強鎮。
          城市 長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免费 |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 | 永久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 五月开心婷婷综合影院 | 亚洲字幕中文在线乱码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