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8 18:17:03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報顯示,信達澳亞基金的馮明遠、銀華基金的李曉星都進行了大幅調倉,且主要重倉方向都放在科技。
以馮明遠管理的信澳新能源產業股票為例,前十大重倉股更換了5只,且主要增加半導體行業的持倉,相當于新能源主題切換成了半導體主題。
而李曉星管理的銀華中小盤混合,前十大重倉股更是更換了7只,持倉集中在電子、軍工、計算機等方向。
馮明遠目前仍管理了4只公募產品(A/C份額合并計算),最新披露的二季報顯示,其管理規模超過128億元。
其中,管理信澳新能源產業股票的時間最長,超過了7年。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的規模約63億元,接近其總管理規模的一半。
從持倉來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馮明遠在二季度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具體而言,信澳新能源產業股票的前十大重倉股更換了5只。聚辰股份、匯頂科技、南芯科技、領益智造、恒玄科技新進到前十大,江波龍、TCL科技、水晶光電、華峰鋁業、安集科技則退出前十大。
馮明遠在二季報中表示:“二季度,基金增加了電子行業持倉比重,具體而言增加半導體行業持倉占比。中國半導體行業經歷近兩年的行業去庫階段,當前芯片價格及庫存水平均己回到均衡狀態,未來行業有望呈現溫和復蘇狀態。本季度A股市場公司股價仍出現較大波動,考驗了基金投資人及管理人的持有耐心,增加了投資難度。當前階段,全球能源價格仍在高位,對中國的科技、制造產業提出了新的挑戰。相信中國市場、中國制造業未來會迎來更好的投資時期。”
其實如果再往前看,可以發現馮明遠近幾個季度一直在增加科技行業的配置,尤其是半導體行業的持倉。不過截至去年底,信澳新能源產業股票的第一大重倉股還是新能源行業的璞泰來;而進入今年一季度,璞泰來已經在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看不到身影,第一大重倉股換成了兆易創新。
而從二季度來看,除了更換重倉股,此前重倉的兆易創新、立訊精密、順絡電子等個股的持倉也大幅增加。單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已經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新能源主題基金了,反而變成了科技半導體主題基金。
同樣在二季度出現大幅調倉的還有銀華基金的李曉星,其目前共管理了10只基金,不過大多都是團隊搭配管理。
從其管理時間最長的銀華中小盤混合來看,該基金截至二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更換了7只,且主要集中在電子、軍工、計算機行業。
其中華海清科、中航光電、航天電器、振華科技、西部材料、深南電路、中航沈飛新進前十大,而芯源微、紫光國微、金山辦公、立訊精密、分眾傳媒、菲利華、海康威視退出前十大。
李曉星在二季報中表示:“投資方向集中在科技成長相關,適度降低了對于高增速的追求,提升了對于質量的要求。目前基金的持倉集中在電子、軍工、計算機、綠電、有色金屬等方向,選擇周期位置底部向上、股價位置不高和估值相對合理的標的。”
“繼續看好半導體國產替代、國防科技等領域。全球半導體需求復蘇,AI帶來主要增量,其他下游呈現溫和復蘇特征。國產替代進入深水區,國內頭部晶圓廠新一輪擴產背景下,看好先進制程突破帶動的國產設備、材料、零部件投資機會,關注國產算力芯片。”
李曉星還指出:“國防軍工板塊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年內行業需求有望反轉,訂單逐步修復將帶動產業鏈個股業績端修復。主要看好產業鏈鏈長主機廠、航空發動機賽道,困境反轉的導彈、信息化方向,以及衛星互聯網、國產大飛機等新方向。”
而對于新能源板塊,李曉星認為:“我們判斷新能源的產能大幅擴張周期接近尾聲,供給端的過剩在逐步改善,國內需求端平穩。綜合來看,制造端的投資邏輯面臨一定的挑戰。看好基本面處于觸底左側,股價處于觸底右側的綠電運營商。”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1933971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