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融媒體中心 2024-07-18 09:57:18
“今年格里坪村的葡萄直接賣到了香港!”近日,這消息比炎炎夏日更有熱度,讓攀枝花西區的山村沸騰起來。
西區是攀枝花的老工業區,近年來一直致力產業轉型升級、奮斗在“工業強區”的征程上。在全區產業結構中,農業經濟占比只有3%左右,怎么忽然間小小葡萄就賣到了香港?
走進西區格里坪鎮格里坪村的“小農女葡萄園”,只見郁郁蔥蔥的葡萄架上一串串“香印青提”掛滿藤蔓,空氣中散發著沁人的果香。
“這是種植三年以來的首批掛果,今天早上采摘,通過冷鏈車、飛機等運輸,第二天下午3點就可以抵達香港。”葡萄園種植負責人別萬英是一名高級農藝師,她一邊采摘一邊說,自己目前在負責該葡萄園的各項管理工作,6月25日園里的第一批葡萄就發往了香港。
“小農女葡萄園”是狄蜜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攀枝花的一個基地,公司負責人謝岸霏來自香港。
“攀枝花這里海拔較高、冬日暖和、氣候干燥等自然條件能種出品質優良的葡萄,而且可以和公司其他基地出葡萄的季節錯開。”謝岸霏笑著說,這是他在202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里發現的“寶地”。
近年來,攀枝花西區一直堅持發展現代農業,走“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精品農業之路。通過當地人的介紹,謝岸霏對西區格里坪鎮格里坪村有了全面了解。2022年3月,經過一番深入考察,謝岸霏在格里坪村建起了“小農女葡萄園”。
“要干就得干精品。為啥?同樣一塊地,收入一年頂得上老做法幾年的收入。”謝岸霏把一年的收入賬算得清清楚楚。
對,做精品農業!租地、開荒、升棚、建水池、應用水肥一體化灌溉、修復改良土壤、種苗……謝岸霏一開始就引進“供港及澳大利亞標準模式”,引進優良品種,增施有機肥,按高標準、高品質及高價值進行生產。
“普通的大棚只有3.4米高,我們需要5米高的棚,有利于葡萄散熱;光線不強的地方,我們選擇這種漸變色套袋的袋子,使葡萄上糖更均勻;每一串葡萄的顆數和每一顆葡萄的克數、直徑都是有講究的。”謝岸霏說,和普通傳統的種植方法相比,這個葡萄園采用的關鍵技術讓種葡萄更省力、品質更優。如今,葡萄園的葡萄每畝產量可達3000斤,畝均銷售收入能夠達到8萬元左右。
“前兩年都在養樹苗,今年是第一年掛果,目前已有4000多斤發往香港。”謝岸霏露出了燦爛笑容,“攀枝花憑借獨特的自然氣候條件和種植技術,葡萄、芒果等特色水果品質一流。這是西區水果走進香港市場的良好開端。”
外地客商來投資搞發展,尤其離不開優良的營商環境。“每年3至6月,我們和村里的種植戶一樣可以免費享受集體出資抽取的生產灌溉用水,以及一定額度的免費用電。”別萬英說,“我們經常和當地的農戶一起探討種葡萄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大家很熱情地幫助我們。以后這個村種出的葡萄會越來越好,產業會欣欣向榮。”
別萬英還說,后期他們公司將培訓當地農民成為農技工并組建農業技術服務團隊,以培養帶頭致富、帶領致富人才為重點,提升農村人才技能技術水平,增強新質生產力,帶動水果產業經濟的發展。“以品牌農業、訂單農業、智慧農業為基礎,進入共享農業領域,讓西區與香港更甜蜜的握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