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小雅 2024-07-18 09:52:26
“永和鄉、王崗坪鄉已有對流回波生成發展,預計石棉縣草科鄉、王崗坪彝族藏族鄉、新民鄉、豐樂鄉、美羅鎮、迎政鄉、栗子坪鄉、回隆鎮、永和鄉、蟹螺鄉、安順場鎮、新棉街道6小時內可能發生雷電活動,可能會造成雷電災害事故……”
7月8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草科鄉黨委副書記王偉博在“石棉融媒”APP上看到雷電黃色預警信息后,趕緊通知村民做好防汛減災工作,并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易淹沒區、地勢低洼區等危險區域的重點人群進行有序撤離。與此同時,村村響大喇叭也在即時播報預警信息,提醒村民隨時關注雨情,及時撤離。
“進入汛期后,我們每天都會關注各種應急信息,確保及時通知到位,安全渡汛。”王偉博說。
記者從雅安市融媒體中心獲悉,今年以來,該中心充分發揮媒體深度融合的優勢,利用新搭建的應急廣播信息綜合發布平臺,將省、市汛情信息有效整合,通過云小雅APP、87.9應急廣播專用頻率、省應急廣播系統等平臺進行推送。入汛期以來,已發布氣象預警、防汛減災信息近千條(次),有效幫助廣大群眾快速掌握當地汛情信息,在服務防汛減災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深化應用場景
打通信息發布“最后一公里”
或許多人不曾關注到應急廣播,但它卻是人們在面臨或即將面臨突發災難時最可靠的守護。尤其對雅安這樣自然災害多發的地區來說,應急信息發布更是至關重要。
近年來,雅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應急廣播建設,目前,全市應急廣播系統與“村村響”系統實現無縫對接,涉及終端4039余套,信號覆蓋全市96個鄉鎮(街道)、662個村(社區),初步建成了“省、市、縣、鄉、村”多級聯動的應急廣播(“村村響”)體系。
打開云小雅APP,“應急廣播”被放在首頁,里面設有應急消息、科普知識、應急廣播、應急自救四個欄目,讓用戶能更方便快捷地查看各類應急信息。例如:科普板塊用于科學知識普及和發布各類辟謠小知識等;自救板塊里面集中了各類應急自救小工具,如一鍵撥號到相應公共救援平臺,高音頻自救警報音,夜間求助信號燈等。
“我們在‘云小雅’APP上搭建了應急廣播專區,與應急、氣象、交通、公安、消防等職能部門建立通訊信息交互機制,實時全域發布各類應急、便民實用信息,將應急知識科普、政策法規宣傳、氣象信息、路況信息、停電停水等便民信息發布納入工作常態。”據雅安市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雅安市應急廣播融合發布系統通過不斷升級改造,打通了應急廣播融合發布系統和應急廣播平臺的數據接口,實現應急消息在縣區應急廣播平臺和縣區APP中的融合發布,進一步拓寬應急信息覆蓋面。
提升平臺融合力
防汛預警提醒秒響應
擴大覆蓋面、提升融合力、深耕服務力,雅安應急廣播正持續在體系建設、技術應用、管理優化等方面發力,推動衛星、5G、短波、互聯網電視、網絡視聽與應急廣播的深度融合。
雅安應急廣播通過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加強與氣象、應急等部門的協作,用群眾“聽得懂”“接地氣”的語言形式,及時播發自然災害預警信息,讓群眾提前做好對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災害的防范,為風險隱患點人員的提前轉移贏得寶貴時間。
與此同時,強化應急廣播的運維值守工作,嚴格執行 24 小時值班制度,加大巡護巡檢力度,及時處理眾多終端故障,保障了應急廣播的正常運行,確保應急信息能夠準確發布。
不僅如此,自進入汛期以來,雅安應急廣播增加信息播發頻次,開展防汛救災科普知識宣傳,號召群眾積極做好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工作,并在突發氣象來臨之際,及時錄制并插播相關信息。
“預計13日下午到14日上午,我市有一次強降雨天氣過程,全市普遍中到大雨……”
FM87.9調頻廣播中正播報著預警信息,而這條信息卻是由文字自動轉換成語音進行插播。
“雅安應急廣播通過對接市融媒體中心新媒體平臺和打造FM87.9應急廣播頻率,實現應急消息在‘云小雅’APP應急廣播板塊中的實時發布和消息通知,并將應急消息轉換成語音,在FM87.9調頻廣播中自動插播。”雅安市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雅安應急廣播現在能覆蓋到全市所有行政村,我們應急廣播系統可以實現省市縣鄉村5級貫通。”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每一級都具備應急廣播管理權限,也就是說,在鄉村,當地可以利用應急廣播第一時間發布應急預警信息。
雅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蔣陽陽
來源:云小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