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6 10:25:22
每經編輯|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報道,以色列軍方13日轟炸了加沙地帶南部汗尤尼斯的馬瓦西地區,該地區此前被以方劃定為“安全區”,聚集著大量流離失所人員,以軍行動導致至少90人死亡,約300人受傷。
15日,聯合國官員安德森講述了他在當地醫院的所見所聞。安德森表示,目前醫院傷患激增,但卻缺醫少藥,“空氣中都彌漫著血腥味”。此外,15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表示,以軍對加沙地帶馬瓦西地區的大規模轟炸是“令人無法忍受和無法接受的”。
據加沙衛生部門通報,去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巴方超過3.8萬人死亡、逾8.8萬人受傷。
據央視新聞報道,15日,聯合國官員安德森講述了他在當地醫院的所見所聞。安德森表示,目前醫院傷患激增,但卻缺醫少藥,“空氣中都彌漫著血腥味”。
斯科特·安德森是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副協調員、近東救濟工程處加沙地帶事務主任。15日,安德森在結束對汗尤尼斯唯一一家還在運轉的納賽爾醫院的訪問后表示,當地醫療設施已不堪重負,缺乏基本醫療設施和醫療用品。在馬瓦西地區遭轟炸后,納賽爾醫院擠滿了傷患,其中不乏受傷嚴重并面臨癱瘓或者截肢的婦女和兒童。安德森說,自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他就身處加沙地帶,但在納賽爾醫院的所見所聞是他“這幾個月以來最恐怖的場景。”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副協調員斯科特·安德森:空氣中彌漫著血腥味。一名工作人員正在清理地板上的血跡,他只使用水(來擦拭),因為沒有足夠的消毒材料或其他衛生用品來阻止感染的傳播。沒有足夠的床、衛生用品、床單、床墊或消毒服,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患者在地面上或者候診室的長凳上接受治療,這使得即使是可治療的傷口也有敗血癥和更嚴重并發癥的風險。由于電力問題,醫院的通風系統不運轉了。當我們在醫院里走動,與一個個家庭交談時,我們看到了雙腿截肢的幼童、因缺乏設備而無法接受治療的癱瘓的孩子。
安德森在與醫院內的傷患交談后得知,這一家人在加沙地帶各處奔走只為尋找一個所謂的“安全區”,但最終還是無法避免遭遇轟炸。此外,他還看到醫院內有不少父母到處尋找自己失散的孩子。安德森表示,加沙地帶沒有人是安全的,他呼吁盡快停火止戰、結束沖突。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副協調員斯科特·安德森:一位母親告訴我,她被告知要搬到拉法,因為那里會“比較安全”,然后她又被告知搬到馬瓦西,因為那里會“很安全”。不幸的是,對她和她的家人來說,事實并非如此。我認為這位母親的話提醒我們,加沙地帶沒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在加沙地帶沒有人是安全的。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全面?;鹨员Wo平民,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據央視新聞報道,15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布魯塞爾會見到訪的約旦副首相兼外交與僑務大臣薩法迪。在雙方隨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博雷利表示以軍對加沙地帶馬瓦西地區的大規模轟炸是“令人無法忍受和無法接受的”。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上周六(13日)發生在馬瓦西難民營的大規模轟炸造成了大量人員死亡,這是令人無法忍受、無法接受的。14日又有一處用作避難所的聯合國學校遭到轟炸,這是一周內發生的第五起。正如我所說,平民傷亡人數的不斷上升是令人無法忍受的,這凸顯了建立?;鸷团ふ页志媒鉀Q沖突方案的緊迫性。
博雷利還表示維護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的運轉對于地區形勢發展作用重大,他強調應拒絕任何將近東救濟工程處貼上恐怖組織標簽的企圖。
約旦副首相兼外交與僑務大臣薩法迪也表示,以方在加沙地帶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和造成的戰爭罪行必須停止,并重申“兩國方案”是化解巴以沖突的根本出路,必須得以落實。
另據新華社7月14日報道,以色列軍方13日轟炸加沙地帶南部汗尤尼斯的馬瓦西地區,稱這一行動旨在清除兩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軍事指揮官。按照以方說法,這次行動目標是哈馬斯軍事指揮官穆罕默德·戴夫和哈馬斯汗尤尼斯旅指揮官拉法·薩拉馬。兩人據信參與策劃了去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境內軍民目標的突襲。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13日晚些時候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尚不清楚兩人是否被擊斃,但以方將把消滅哈馬斯的目標貫徹到底。“無論采取哪種方式,我們都將抓到哈馬斯領導層全部人員。”
對于以方這次行動,哈馬斯一名高級成員告訴半島電視臺,戴夫沒有死。這一組織還在社交媒體發表聲明稱,以方所謂襲擊目標是哈馬斯指揮官的說法“不實”,其真實目的是掩蓋以軍襲擊規模之大。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對加沙平民死亡感到“震驚和悲傷”,現在“加沙沒有一處安全之地”。古特雷斯再次敦促結束加沙地帶戰事,立即展開人道主義?;?,釋放所有被扣押人員。
內塔尼亞胡13日說,將繼續加大對哈馬斯的軍事施壓,以提高達成釋放被扣押人員協議的可能性。不過,兩名埃及方面消息人士說,正在卡塔爾多哈和埃及開羅進行的?;鸺搬尫疟豢垩喝藛T協議談判已陷入停滯。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