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特朗普賓州拉票遇襲,勝選概率升至71%,馬斯克等大佬表態!專家解讀:美國大選已演變成政治暴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4 18:35:22

    ◎ 預測平臺Polymarket的數據顯示,躲過暗殺的特朗普勝選概率升至71%。國際關系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孫冰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今年的大選更加極化。過去的極化主要體現在觀點交鋒上,但現在已經演變成了政治暴力。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p>

    每經記者 文巧  鄭雨航    每經編輯 蘭素英    

    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前總統、2024年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舉行的競選集會現場發生槍擊事件。一名20歲的男子從距離特朗普約180米至275米(200至300碼)的一棟樓上用一支AR式步槍發射了多達八發子彈,其中一發擦著特朗普的耳邊而過。這起案件被美國聯邦調查局認定為暗殺未遂,事件導致1人死亡,2人重傷。

    美國聯邦調查局14日凌晨表示,特朗普遭襲事件的槍手是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20歲男子托馬斯·馬修·克魯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為注冊的美國共和黨人,目前作案動機尚未確認。該機構表示調查仍在進行中,其發言人稱槍手能夠開槍射出如此多的子彈“令人驚訝”。

    圖片來源:新華社發

    現場,帶傷的特朗普在被安保護送下臺時仍揮舞著拳頭大喊“戰斗,戰斗,戰斗!”這一幕或許將為本就在民調中領先的特朗普吸引更多選票。

    國際關系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孫冰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長期來看,這次事件的影響不大。但短期內,特朗普可能會獲得一些同情分。從共和黨內部來看,溫和派或者在初選過程中對特朗普態度模糊的派別可能會受到影響。“現在美國總統大選的兩極分化很明顯,任何事件都不會輕易動搖兩方選民的態度。對于中間選民來說,這個事件可能被視為民主黨的極端分子所為,但這不會對民主黨的選情有太大影響。”他說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躲過暗殺后,特朗普在美國政治賭博網站PredictIt上的贏面瞬時大漲,被稱為“特朗普交易”之一的比特幣亦在14日升破6萬美元。

    槍擊現場:兇手身份確認,但動機成謎

    據外媒最新消息,襲擊特朗普的槍手名為Thomas Matthew Crooks,是一名來自賓夕法尼亞州Bethel Park鎮的居民,年僅20歲,其選民登記為共和黨,但聯邦競選財務記錄顯示,他在2021年1月通過民主黨捐款平臺ActBlue向自由派選民投票組織Progressive Turnout Project捐贈了15美元。此外,槍手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公開法庭記錄中沒有犯罪記錄,尚未確定作案動機。

    據《紐約時報》報道,執法人員從該名身亡的白人男子身上搜出了一支AR-15型半自動步槍。消息人士向ABC透露,槍手站在會場旁邊的屋頂上,用一支AR式步槍發射了多達八發子彈。槍擊案發生時,槍手距離會場約200~300碼(180米~270米)。

    槍擊嫌疑人距離特朗普舞臺約150碼 圖片來源:NBC

    報道稱,槍擊導致一名觀眾死亡,兩名觀眾傷勢嚴重。據CBS,特朗普的車隊于13日晚上9:30前離開巴特勒紀念醫院。其競選團隊發表聲明稱,特朗普狀況穩定,仍將繼續出席當地時間15日在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舉行的共和黨黨代會。據悉,特朗普目前已乘專機飛抵新澤西州的紐瓦克機場。

    在槍擊案發生后,特朗普盟友迅速指責拜登及其支持者導致了槍擊案的發生。國會共和黨人、眾議員邁克·柯林斯甚至稱是拜登“下令”槍擊事件,引用拜登的比喻性言論,稱民主黨需要將特朗普“置于靶心”;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邁克·李與特朗普前國家安全顧問發表聯合聲明稱,拜登應“立即命令”檢察官撤銷對特朗普的聯邦指控,以“降低政治氣氛”。

    民主黨人自然也對共和黨人的指控進行了反駁。據NBC,一位民主黨官員稱,“共和黨將煽動直接導致暴力的分裂情緒,然后將威脅到民主結構的熊熊烈火歸咎于民主黨,這是他們的劇本。我們已經到了這場競選的黑暗轉折點。我擔心情況只會變得更糟。”

    事件影響:特朗普勝率升至71%,馬斯克、阿克曼稱全力支持  

    據Politico報道,眾多國會共和黨人預測,特朗普集會槍擊事件將鞏固選民對其的支持,并在11月激發更多的選民基礎,為特朗普重返白宮鋪平道路。“特朗普總統在這次襲擊中幸存下來,這意味著,他剛剛贏得了選舉。” 威斯康星州共和黨人德里克·范奧登如此解讀。

    這比任何事情都更能激發選民基礎。你知道——他(特朗普)揮舞著拳頭,不想離開。他大喊,戰斗,戰斗,戰斗!這將是我們的口號。”田納西州共和黨蒂姆·伯切特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

    美國大選經驗表明,得搖擺州者得白宮。2024年大選,特朗普在7大搖擺州的民調顯著領先。賓夕法尼亞州作為此次槍擊事件的發生地,也是7大搖擺州之一,特朗普在該州目前領先4個點左右。

    圖片:紐約時報

    孫冰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短期內,特朗普可能會獲得一些同情分。長期來看,這次事件的影響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槍擊發生的地方有大約一萬人,這些人都是特朗普的基本支持者。所以,賓州這個地方(是否會)因為槍擊事件而改變對特朗普的態度,我對此持懷疑態度。”

    記者注意到,在躲過暗殺后,特朗普在美國政治賭博網站PredictIt上的贏面立刻大漲。此外,被業內視為“特朗普交易”之一的比特幣價格迅速升破了6萬美元,最新交投于60236.3美元,特朗普此前曾自稱支持加密貨幣。

    PredictIt網站數據顯示躲過暗殺后特朗普贏面大漲 圖片來源:PredictIt

    預測平臺Polymarket的“2024美國大選”預測顯示,截至北京時間7月14日11:10,特朗普的勝率為71%,而拜登僅為16%。

    圖片來源:Polymarket網站

    在孫冰巖看來,“現在美國總統大選的兩極分化很明顯,任何事件都不會輕易動搖兩方選民的態度。”對于共和黨內部的態度變化,孫冰巖認為,“共和黨內部的溫和派或者在初選過程中對特朗普態度模糊的派別,可能會受到影響。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特朗普遇刺后,馬斯克出來支持特朗普。接下來,特朗普團隊可能會去聯系更多之前猶豫不決的共和黨人,現在特朗普受到同情,也得到全國性的支持,在這樣一個良好的氛圍中,宣布(為其)背書。”

    這可能會幫助特朗普鞏固共和黨內部的溫和派支持,甚至贏得一些獨立選民的支持。”他說道,“尤其是像華爾街的這幫金主。”

    記者注意到,馬斯克針對此次槍擊事件在社交媒體上一連發表了多篇推文,全力為特朗普站臺。此外,潘興廣場CEO比爾·阿克曼也在特朗普遇襲后宣布了對特朗普的全力支持。


    圖片來源:X平臺

    賓州槍擊對民主黨的沖擊有多大,拜登退選風波是否還會持續?

    在孫冰巖看來,“我覺得風波還會繼續。特朗普被刺事件后,民主黨左翼可能會成為被攻擊的對象,這可能會減緩拜登的退選壓力。原來有民主黨內部分人希望拜登退選,但現在整個民主黨的民調下降,換誰都贏不了特朗普,可能會加強黨內共識,讓拜登繼續參選。”

    專家解讀:大選極化,已演變成政治暴力

    賓州槍擊事件發生后,紐約時報撰文表示,暴力與民主背道而馳,并警告稱“美國人收到了一個警醒,政治暴力正在對民主構成威脅”,同時該評論認為,這場高風險的總統選舉進一步削弱了該國對和平解決政治分歧的承諾。

    孫冰巖也告訴記者,“今年的大選更加極化。過去的極化主要體現在觀點交鋒上,但現在已經演變成了政治暴力。人們通過極端暴力的方式,而不是辯論和投票,來解決政治分歧。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他解釋稱,“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輸家可能會輸得‘體無完膚’。而過去,勝者和敗者之間會保持一定的妥協,勝者對敗者的政治報復通常會限制在一定范圍內。現在美國兩黨選民之間的對抗已經從對峙升級為打架、斗毆。其根本原因在于,極化背景下的敗者無法承受失敗的后果。”

    “例如,共和黨在特朗普擔任總統的四年里更換了三位大法官,形成了六比三的保守派優勢。今年,這種保守主義的思想已經體現在最高法院的判決中,影響到了民主黨。因此,對于民主黨來說,最高法院今年的判決更是激發了他們的焦慮,讓他們難以繼續遵守規則。如果拜登再輸掉,最高法院的那兩位七十多歲的法官再被替換,未來三十年民主黨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所以,輸不起依然是最大的擔憂。”他說道。

    在劍拔弩張的政治氛圍下,美國圍繞政治有關的暴力威脅與襲擊頻繁發生,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正在支持通過暴力手段來達到政治目的。

    據紐約時報,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家羅伯特·佩普 (Robert Pape)上個月就美國人對政治暴力的態度進行了一項全國性民意調查。調查發現,10%的受訪者表示“使用武力阻止唐納德·特朗普成為總統是合理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還表示他們擁有槍支。而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支持使用武力恢復特朗普的總統職位”,其中一半人表示他們擁有槍支。

    此次槍擊事件后,民主、共和兩黨或圍繞槍支暴力調整選舉策略。

    就此,孫冰巖對每經記者分析道:“特朗普已經公開背書過全美步槍協會,而槍手本次使用的槍支正好是民主黨試圖禁止的頗具爭議的AR系列半自動步槍。鑒于此,民主黨可能會打出槍支暴力的牌,利用這一事件攻擊共和黨。共和黨則可能會將事件塑造成建制派或華盛頓‘拜上者’對特朗普改革力量的鎮壓,從而更便于特朗普打出他的民粹主義牌,強調他代表人民反抗華盛頓的利益集團。”

    但孫冰巖認為,這兩種策略都不會對選民產生很大影響,因為關于槍支的立場,美國選民早已明確,各自陣營的選民態度也不會輕易改變。對核心支持者來說,這些話題只是加固了他們原有的立場。

    歷史回顧:美國曾有4位總統遇刺身亡

    回顧歷史,美國總統遇刺幾乎成為一個傳統詛咒。每經記者梳理發現,美國歷史上有多位總統曾遭遇暗殺,其中有4位因此喪生。美國第16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第一位遇刺身亡的總統。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除此之外,還有多次未遂的總統或總統候選人刺殺事件,包括總統安德魯·杰克遜、西奧多·羅斯福、哈里·杜魯門、杰拉爾德·福特(在18天內兩次遭到高調暗殺)和羅納德·里根。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而特朗普遭槍擊的事件,也是繼西奧多·羅斯福在1914年遇刺后,又一起曾擔任美國總統者,在卸任后再次競選總統時遭遇槍擊的事件。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美國上一次如此堅強的候選人還是西奧多·羅斯福。”

    此外,美國歷史上也曾發生過總統候選人遇刺身亡的事件。1968年6月,美國參議員、當時的民主黨初選候選人羅伯特·F·肯尼迪在洛杉磯一家酒店發表競選演講時,被一名槍手擊中,第二天死亡。據悉,肯尼迪的兒子小羅伯特·F·肯尼迪將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參加2024年總統競選。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特朗普 美國 槍擊 政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