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原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發展縣域經濟,要以縣城和特色小鎮帶動農業農村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4 16:48:11

          ◎與大中城市相比,縣域產業整體發展層次較低,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縣域產業發展不平衡——東部地區的縣域依托區位等優勢,形成了現代產業集群。中西部地區的許多縣域依然表現出“農業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等特征

          ◎鄭新立認為,農業農村經濟是縣域經濟的主體,發展縣域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縣城和特色小鎮帶動農業農村發展。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每經編輯 陳旭    

          “鄉村振興是基本實現現代化必須攻克的最后難關。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最大的難點在農村。”

          在6月21-23日舉辦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大會2024暨《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首發式上,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大會組委會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原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作上述表示。

          鄭新立強調,農業農村經濟是縣域經濟的主體,發展縣域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縣城和特色小鎮帶動農業農村發展。

          在大會現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如何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及促進農民群眾就近就業增收等話題,成為與會專家學者、科研機構和企業代表熱議的話題。

          大會現場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發展縣域經濟需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縣域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基本盤。中信證券最新研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1866個縣域占國土面積約90%,縣域總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約為62.9%,地區生產總值占GDP的42.9%。縣域有望成為此輪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

          《報告》提出,未來,部分縣域經濟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突破千億GDP級別的縣域數量將增加,百強縣總體實力將進一步突出。

          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到,縣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根據《報告》,當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與大中城市相比,縣域產業整體發展層次較低,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縣域產業發展不平衡——東部地區的縣域依托區位等優勢,形成了現代產業集群。中西部地區的許多縣域依然表現出“農業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等特征。

          與東部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縣域城鎮化水平相對較低,農村空心化程度更為嚴重。除少數地方外,大部分縣域經濟相對薄弱,產業不發達,縣域公共服務設施、市政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吸納農業轉移人口就業的能力有限。

          未來該如何高質量發展縣域經濟?“發展縣域經濟,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需要推動以縣城為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在縣域范圍內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認為,需要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暢通青年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打破青年人成長成才的天花板。此外,還要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程度,讓分散的小農戶融入大產業、走進大市場;催生農村發展內生動力,以科技創新和裝備優化支撐,引領農業產業的轉型和迭代升級。

           

          發展規模化、智慧化農業,提高勞動生產率

          縣域經濟涵蓋廣大農村地區,農業生產在縣域經濟中也占據重要地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

          該如何推進農業現代化?鄭新立認為,當前需要發展規模化、智慧化農業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另外,應當建立全國統一、城鄉融合的土地市場,以土地變資本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黃劍輝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進一步表示,要選擇符合國情和區情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在東北、山東等平原較多、地域廣闊、能實現規模經營的地方,可借鑒美國、德國模式,通過有效轉移農村勞動力來集中土地,推行機械化生產,實現規模經營;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可以通過發展休閑農業、精致農業來打造區域特色和品牌。”

          對于經濟發展較落后、地形較復雜的云貴等地區,黃劍輝認為,可以采取集約和特色化經營,通過引進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和加快農民技能培訓,拓寬農業發展的深度、廣度,實行產業化生產。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周逸斐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農業 特色小鎮 縣域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拍国 |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在线猛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