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4 19:10:40
每經記者 徐肖逍 每經編輯 董興生
我國正在編制《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方案》
5月22日,由生態環境部、海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海南舉辦,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我國更新發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正在編制《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方案》,支持國家戰略與行動計劃落地落實。
點評:這是中國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發揮積極作用的重要體現,也是推動實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步驟。通過這些措施,中國展現了在全球生態治理中的領導力和責任感。
世界銀行:全球碳定價收入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界面新聞5月22日報道,世界銀行發布的《2024年碳定價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年度報告顯示,2023年碳定價收入達到創紀錄的1040億美元。目前,世界各地運行的碳定價機制共計75種,產生的收入一半以上用于支持氣候和自然相關項目。
點評:這份報告強調了碳定價在推動全球氣候行動和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要性,同時也顯示了全球范圍內在這一領域取得的進展和面臨的挑戰。隨著碳定價機制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預計其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作用將會更加顯著。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ESG評級存在四大亂象,亟待匡正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ESG評級市場主要有排名原則背離ESG初衷、榜單認知偏差誤導投資者、借ESG逐利造成逆向選擇、國際政治因素干擾評級客觀性等四大亂象。
點評:當前ESG評價機構的準入門檻較低,導致評價機構質量參差不齊。一些機構出于追求熱點的目的,發布缺乏專業性和投資價值的排名,這不僅誤導了投資者和企業,也對中國ESG的健康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不利于資金向綠色產業和領域的正確流動。
聯想集團副總裁陳敏儀:應對氣候變化與保護生物多樣性,企業要做好“一減一增”
5月22日,為呼吁工商業界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在海南舉行“生物多樣性:工商業實踐研討會暨2024工商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年會”。聯想集團副總裁陳敏儀在會上表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可以為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困擾社會發展的老問題提供新答案。對企業來說,必須要做好一減一增。“一減是企業要善其身,打造真正生態友好型的價值鏈,通過AI驅動的技術創新,將生產運營、價值鏈上下游對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水資源等環境影響降至最低。”陳敏儀指出,“一增是企業要濟天下,沉淀自身經驗,輸出AI驅動的ESG解決方案,為企業、機構、平臺提供一站式的低碳轉型、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與服務,創造10倍于己的新生態價值。”
點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氣候變化議題并列為最受關注的全球重大挑戰,與工商業韌性增長息息相關。過去幾年的實踐已經證明,當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服務于企業綠色實踐時,企業自身也可以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今年全國首個LNG接收站項目落地
5月21日上午,一艘滿載6.6萬噸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的“瑪可瑪”號LNG運輸船靠泊廈門港后石港區隆教作業區1號泊位,在廈門海關所屬漳州海關的監管下順利開展接卸作業,標志著今年全國首個新建LNG接收站項目落地投產。
點評:液化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其使用有助于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和轉型。LNG接收站的建成投產將為福建省清潔能源進口開辟新通道,有助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高能源供應的多樣性和穩定性。
內蒙古新型儲能專項行動方案:兩年新開工21GW
5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印發《內蒙古自治區2024—2025年新型儲能發展專項行動方案》。文件明確,2024年新開工10GW新型儲能,建成投產6.5GW/29GWh;2025年再新開工新型儲能11GW,建成投產14.5GW/65GWh。
點評:這一方案的發布體現了內蒙古自治區在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和支持新型儲能技術發展方面的積極行動。通過大規模建設新型儲能設施,可以預期將有助于提高電網的調節能力,增強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也支持了可再生能源的進一步發展。
國內首款電動輕型運動飛機交付
《科技日報》5月20日報道,國內第一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能源輕型運動飛機于5月18日在合肥正式交付。此次交付的RX1E-A電動固定翼飛機(序列號20025)是中國民航局(CAAC)受理適航審定的第一款電動輕型運動飛機,也是國內唯一取得型號合格證(TC)、生產許可證(PC)的雙座電動輕型運動飛機。
點評:RX1E-A電動固定翼飛機的成功交付是中國航空工業在新能源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它不僅展示了中國在電動飛機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也為電動飛機的商業化運營和常態化銷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漸成熟,電動飛機有望在未來航空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澳大利亞發布首份電池發展戰略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23日,澳大利亞政府發布該國首份國家電池發展戰略,計劃投入大量資金推動電池行業發展,以增強經濟韌性。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和工業與科學部長胡西奇當天聯合發布了該戰略。根據戰略內容,澳方將重點建立能源存儲系統、向全球市場提供經過加工的電池組件、打造更安全可靠的連接電網電池,以及為澳運輸制造業提供電池。
點評:澳大利亞的這一國家電池發展戰略是一個全面的計劃,旨在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國際合作,推動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一戰略的實施將對澳大利亞的能源結構和經濟發展產生影響。
全球新低!沙特當地風力項目發電成本降至0.0156美元/千瓦時
財聯社5月22日報道,沙特電力采購公司(SPPC)近日在東京與日本丸紅株式會社牽頭的財團簽署了兩份電力采購協議(PPA),并稱他們在降低風能發電成本方面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表示,Al-Ghat項目平準化能源成本(LCOE)為0.0156美元/千瓦時(折合0.112元人民幣/千瓦時)。
點評:沙特當地風力項目發電成本創下世界紀錄,對全球風能發電行業的發展和成本控制提供了積極的示范。這一事件可能會激勵更多的國家和企業參與到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中來,共同推動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158728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